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文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文广?—1074

北宋名将。字仲容。祖籍麟州(今陕西神木),后迁居太原(今属山西)。杨业重孙、延昭孙、宗保子〔此说据元徐大焯《烬余录》、明王世贞《宛委余编》与民间传说。另据《宋史·杨业传》谓文广为延昭子,无宗保其人。但庆历三年(1043年)文广尚充任班行,当很年轻,如在二十岁左右,则文广出生时,延昭已死十年,故应为延。参与镇压张海起义后,任殿直。得范仲淹赏识,为范所擢用。后从狄青南征,升左藏库使。英宗治平(1064—1067年)中,擢为兴州防御使,奉命抢筑筚篥城(在今甘肃武山县甘谷),重创来犯的西夏军,得到朝廷诏书褒奖。后迁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辽人争议代州地界时,文广献阵图与攻取幽燕策略,旋病卒。

杨文广

 北宋名将。字仲容。麟州(今陕西神北)人。杨业孙,延昭子。民间传说谓延昭子名宗保,文广为宗保子。元徐大焯《烬馀录》有延昭子名宗保之说。明王世贞《宛委馀编》亦有此说。以讨贼功授殿直,为范仲淹擢用,从狄青南征为广西黔辖迁兴州防御使、秦凤副都总管、韩琦使筑筚篥城(在今甘肃武山甘谷),击退来犯的夏军。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候。辽人争议代州地界,他献阵图与取幽燕策。不久病死,赠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1074

北宋著名将领。字仲容,麟州(今陕西神木)人。杨业孙,延昭子。庆历元年(1043年),参加镇压陕西张海起义,后为范仲淹擢为都将。皇祐四年(1052年),从狄青镇压广西侬智高割据,后任广西钤辖。英宗时,迁兴州(今陕西略阳)防御使,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熙宁元年(1068年),任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翔)路副都总管,于筚篥筑甘谷城(今甘肃武山),击退西夏骑兵。调知泾州镇戎军(今宁夏固原)。转任定州路(今河北定县)副都总管、步军都虞候。七年(1074年)辽朝提出重划代州(今山西代县)地界,遂献阵图及收复幽云之策。同年十一月卒,追赠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1074

北宋名将。字仲容,祖籍麟州(今陕西神木北)。杨延昭子,曾为范仲淹所擢用。神宗时因抗击西夏建功。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后辽人争议代州地界,他奉献阵图及攻取幽燕之策。旋病死。

杨文广?~1074

北宋将领。字仲容。杨业孙,杨延昭子。仁宗时,为范仲淹所擢用,后从大将狄青南征,为广西钤辖,迁兴州防御使,知宜、邕二州。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为秦凤副都总管,修筑筚篻城击败西夏军。历官兴州防御使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候。病死。

杨文广?—1074

北宋名将。字仲容。杨业孙,杨延昭子。仁宗时,为范仲淹所擢用,后从大将狄青南征,为广西钤辖,迁兴州防御使,知宜、邕二州。神宗熙宁元年 (公元1068年),在西北为秦凤副都总管,筑筚篥城 (在今甘肃武山甘谷),击败西夏军。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曾献阵图及取幽燕策,不久病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