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师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师道 杨师道?—647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早年客洛阳,为王世充所拘,间归唐高祖,授上仪同。尚桂阳公主,除吏部侍郎,改太常卿,封安德郡公。唐太宗贞观(627—649)中,拜侍中,迁中书令,后又罢为吏部尚书。从太宗征高丽,摄中书令,军还,颇不职,改工部尚书,复为太常卿。贞观二十一年(647)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懿,陪葬昭陵。师道善草隶,工诗,才思敏捷,每与有名士宴集,歌咏自适,太宗“见其诗,为擿讽嗟赏”,并谓其“捉笔赋诗,如宿构者”(《新唐书》卷一○○)。《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录文集十卷,今不存,《全唐诗》存诗二十一首,《全唐诗续拾》又补二首,多为应制、咏物之作。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书史会要》卷五。 ☚ 王珪 魏徵 ☛ 杨师道 字景猷,清警有才思。贞观十年,拜侍中,参预朝政。后为太常卿。每与文士宴,歌诵自适。帝见其诗,为擿讽嗟赏。后赐宴,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成,试为朕为之。”师道再拜。少选辄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杨师道字景猷,华阴人,隋宗室,杨续之弟。《全唐诗》编诗一卷。 杨师道 杨师道?—647唐代文学家。新、旧《唐书》有传。字景献。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清警有才思,隋观王雄子。客洛阳,为世充所拘,间归唐高祖,授上仪同,尚桂阳公主,除吏部侍郎,改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636),拜侍中,参预朝政,亲遇隆渥,迁中书令。因太子李承乾谋逆事所累,罢为吏部尚书。从征高丽,摄中书令,还,改工部尚书,复为太常卿。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师道善草隶,工诗,每与名士燕集,歌咏自适,帝见其诗,为摘讽嗟赏。有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录其诗21首。其赋今存《听歌管赋》1篇,载见《初学记》卷一五。 ☚ 杨万里 杨宏真 ☛ 杨师道 杨师道?—647唐诗人。字景猷。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隋宗室。入唐后,娶桂阳公主,擢吏部侍郎,改任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636),拜侍中,参预朝政。十三年,迁中书令。因事牵累,转任吏部尚书。官终太常卿。工诗,善草隶。每与名士宴集,以歌咏自适。唐太宗每见其诗,必吟讽嗟赏。《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其文集10卷,已散失。《全唐诗》录存其诗21首。《全唐文》录存其赋1篇。两《唐书》有传。 ☚ 袁朗 孟利贞 ☛ 杨师道 杨师道?—647唐诗人。字景猷。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隋宗室。入唐后,娶桂阳公主,擢吏部侍郎,改任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636),拜侍中,参预朝政。十三年,迁中书令。因事牵累,转任吏部尚书。官终太常卿。工诗,善草隶。每与名士宴集,以歌咏自适。唐太宗每见其诗,必吟讽嗟赏。《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其文集10卷,已散失。《全唐诗》录存其诗21首。《全唐文》录存其赋1篇。两《唐书》有传。 ☚ 袁朗 孟利贞 ☛ 杨师道Yang Shidao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Yang Shidao,etc. 杨师道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恭仁弟,字景猷,清警有才思,客洛阳,为王世充所拘,遁归高祖,尚桂阳公主,官太常卿,贞观中拜侍中,预朝政,性周谨,未尝语禁省事,迁中书令。罢为吏部尚书,用人多违其才,后复为太常卿。师道善草隶、工诗。卒谥懿。 杨师道唐初大臣。字景猷。隋末战乱,客居洛阳, 为王世充所拘。后逃奔李渊,任太常卿。尚桂阳公主。贞观中宫拜侍中,参与朝政,官至中书令。他工诗,善书法,长于草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