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人 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文家市人。童年时期就投入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连、营、团、师政委等职。长征中,率部突破湘江封锁线,转战云贵高原,过雪山草地,出色完成党交给的多次战斗任务。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团长兼政委、旅长兼政委、鲁西南军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等职。在平型关大战中,负伤指挥作战,荣立战功。后又指挥鲁西地区梁山歼灭战,给予进犯日军以迎头痛击,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开辟和建设鲁西、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作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在淮海、渡江和进军大西南、解放贵州、成都会战等战役中,歼灭大量敌人,为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了功勋。建国后,兼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同朝鲜人民结下深厚友谊。回国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二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中共总参谋部委员会第二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彻底平反。曾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第十次、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还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杨勇
杨勇
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政治部宣传大队长,红三军团连政委、营政委,五师十四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十团政委,红一军团第一、第四师政委。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独立旅旅长兼政委,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四三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教导第三旅旅长,延安军事学院高干队队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 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湖南省浏阳县人。1913年9月29日生,1983年1月6日去世。主要担任红4师第10团、红1军团第1师、4师政委。八路军第115师独立旅、第343旅、教导3旅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勇?—604隋文帝长子。字𪿐地伐。北周时,因其祖杨忠军功,封博平侯。文帝即位,被立为皇太子。常参决政事。为人宽仁和厚,率意任情,但生活奢侈,失爱于文帝。为其弟杨广诬陷,开皇二十年(600),被废为庶人。杨广即位后被杀。 杨勇 杨勇? —604隋朝宗室。 字𪿐地伐, 隋文帝长子,母为文献皇后独孤氏。文帝辅政,立为世子。文帝受禅,立为皇太子,军国政事及尚书省奏死罪以下,皆令太子参决。杨勇好读书,善词赋,率意任情而无矫饰。其年冬至,百官于东宫朝太子,太子张乐受贺。文帝很不高兴,下令说,东宫虽为上嗣,而义兼臣子,以后决不许再受朝贺太子恩宠自此衰。接着又下令把东宫宿卫中的强壮者选为侍卫,东宫宿卫始弱。杨勇又多内宠,对云氏尤为宠爱,正妃元氏无宠,患心脏病,三日而亡,独孤皇后疑太子加害,严加责备。晋王杨广知父母皆疑杨勇,乃矫情自饰,又告东宫欲加害于己,长孙后勃然大怒。杨广又使杨素等人,每日在文帝前讲杨勇的坏话,称赞晋王杨广如何仁孝。本来猜忌多疑的杨坚,更加怀疑,常畏太子加害,如临大敌,严备宿卫。杨广又命姬威在文帝前百般谗毁,文帝意决。开皇二十年 (600),文帝宣布废勇,立晋王广为太子。临终前,文帝始知晋王杨广之伪,欲召废太子杨勇,付以后事。旋为杨广所弑。604年,炀帝杨广即位,赐太子勇死,追封为房陵王。勇十子,皆遇害。 ☚ 宇文护 杨俊 ☛ 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团、师政委、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杨勇1912~1983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湖南浏阳文家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连、营、团长、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独立旅旅长兼政委,鲁西军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第1纵队司令员,5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军区司令员和省人民政府主席,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2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1958年起,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勇 杨勇1912~1983原名世竣。浏阳人。就读于浏阳中学。1927年加入共青团,参加浏阳农军进攻长沙。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并加入共产党。历任团、师政委,参加红军攻打长沙、五次反“围剿”及长征。后历任旅长兼政委、鲁西军区司令员、鲁西区专员、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第一纵队司令员,二野第五兵团司令员,参加挺进大别山、淮海和渡江、进军大西南诸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省人民政府主席、第二高级步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志愿军司令员。1958年回国,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5年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后期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和党委第二书记。1977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80年任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当选中共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 杨英 杨敏 ☛ 杨勇 杨勇1912—1983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名杨世峻。浏阳人。童年时期曾投入湖南农民运动,参加过十万农军围攻长沙的战斗。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八军政治部宣传大队长,红三军团连、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十团政委,红一军团第一、四师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 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独立旅旅长兼政委,鲁西军区司令员兼三四三旅旅长,延安军事学院高干队队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参加平型关战役,负伤仍指挥部队作战,立下战功。成功地指挥过梁山歼灭战,领导开辟和建设鲁西等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员。参加了鲁西南战役、攻克郓城。后率部挺进大别山参加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和进军大西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3年奉命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等职。组织指挥了金城战役。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1976年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总参谋部第一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1983年1月6日病逝于北京。 ☚ 李荩萱 杨尚高 ☛ 杨勇字𪿐地伐。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长子。周代以祖父有军功,封为博平侯。文帝辅政后立为世子,拜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出为洛州(今河南洛阳)总管,东京小冢宰,总统旧齐之地。回京师,进位上柱国,领内史御正,统禁卫军。文帝即位后立为皇太子,参决政事。曾谏上徙山东流民北上实边。好学善词赋,性宽仁和厚。以受百官朝贺为文帝疑忌。晋王广欲夺嫡,结交杨素,情动独孤后。独孤后遂有废立意。文帝屡受谗言,废其太子位。立晋王广为皇太子。其自以废非因其有罪,频请见文帝申冤,广遏止之。仁寿四年(604),广杀文帝,伪诏赐其自杀。追封房陵王,不为立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