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司
宋词典故·鼎司
【出典】 《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载袁绍《檄州郡文》:“(曹操)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后汉书》卷八二《谢夷吾传》:“诚社稷之元龟,大汉之栋甍。宜当拔擢,使登鼎司。”
【释义】 鼎有三足,故称三公的职位为鼎司。
【例句】 汉节归来,边尘扫净,鼎司荣贵。(赵善括《醉蓬莱·魏相国生日》1986)这里以“鼎司”喻指魏相国处于宰辅的重要地位。
重要的职位
重要的职位
要职(身居~) 要枢 津要要任 要剧 右职 重任 重位 雄职 首职 钧席 机柄 要秩
高位,重位:假典
高官重任:钟鼎
中枢要职:铨轴 衡轴
中央政权的机要职位:枢机
宰相等重要职位:鼎位
重臣的职位:鼎司 鼎右
重要的接近皇帝的职位:枢近
镇守一方的将帅的职位:阃职
清要之职:美官
显要的职位:显任 显职 显选 通职通津 华奥 华剧 金交椅
显要的职位、地位:要津
高位显职:高衢
显要近幸的职位:华密
显贵的职位:华选 华职 宠位
☚ 高的职位 帝位 ☛
鼎司dǐng sī
三公之位的代称。古代鼎为立国之重器,三足,故用为三公的代称。司即职位、掌管。《后汉书·谢夷吾传》:"宜当拔擢,使登鼎司。"《后汉书·袁绍传》:"司空曹操祖父腾......窃盗鼎司,倾覆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