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缚shù shǒu jiù fù见“束身就缚”。 束手就缚像捆住手一样无法抵抗就被捉住。军事上用来形容无力反抗或脱身。也作“束身就缚”。缚:捉住,捆绑。宋代陈亮《酌古论三·邓艾》: “吾尝论之,使(诸葛)瞻能拒束马之险,则艾将不战而自沮,(刘)禅忍数日不降,则艾将束手而就缚。” 不作抵抗或无法脱身而当俘虏束手就擒;束手就缚格式 会意式。 释义 束:捆住。就:接受。擒:活捉。捆住双手等着让人活捉。 出处 《宋史·符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举例 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束手就擒。(《儒林外史》第八回) 束手就缚shù shǒu jiù fù见“束手就擒”。 束手就缚shù shǒu jiù fù见“束手就擒”。 束手就缚shùshǒu-jiùfù见“束身就缚”。《东周列国志》70回:“寡人待成然不薄,安敢叛吾? 宁一战而死,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