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纪山东地方志。清张贞纂。 二十二卷。贞字起元,号𣏌园,山东安丘人。康熙拔贡、官翰林院孔目。𣏌县志肇自明嘉靖,至此官私凡五修,约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 成书。十余万字,凡征引典籍四百余种。分图考、天文、地理、山川、系年、沿革、封建、年表、世次、人物、遗书、艺林、杂缀等十九门。首载舆地山川总图和境图。有王士祯序,称其志上溯东楼公、西楼公封于杞,远涉夏后氏兴亡,可补《史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山川门载有惠济河、巴水、桃陵、后林山,附水利,记述龙耳沟、白阳陂、汉堤等修建历史,并开有官道沟四条。系年门始自夏太康元年,迄康熙元年,据推算为三千八百五十年,实为大事记,所记几次历史地震颇有参考价值, 水、旱、蝗灾的资料颇详。世家门专载历代夏姓人物的官禄,可补族谱之缺。《四库全书总目》讥其有“叠床架屋”之弊。有康熙五十五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方志考稿》甲集和《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 (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杞纪二十二卷,清张贞纂。张贞,字起元,山东安邱人。康熙十一年 (1672)拔贡。十八年 (1679)召征博学鸿词科,未赴。二十四年(1685)以史馆缺员再征,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待诏,未就,居家著述。《杞纪》康熙四十五年(1706)刻印。全书二十二卷,目十九,为:卷一图考、卷二天文、卷三地理、卷四山川、卷五系年、卷六沿革、卷七封建、卷八年表、卷九世次、卷十原古、卷十一分国、卷十二系家、卷十三苗裔、卷十四至十五春秋经传、卷十六至十七经传别解、卷十八人物、卷十九遗书、卷二十至二十一艺林、卷二十二杂缀。此书对原封之杞多有稽考,为研究今杞县之远古情况提供有用的资料,某些目,如地理、山川则多谈今之杞县,征引富赡,甚可读。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据康熙四十五年 (1706) 刻本影印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