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荀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早有诗名。四十六岁方进士及第。后朱全忠任之为主客员外郎、翰林学士,上任数日而卒。写诗甚勤,注重社会作用,多方面反映动乱社会人民的痛苦,揭露官府官军对人民的残酷压榨,有较强的现实性。《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再经胡城县》等可为代表。有《唐风集》。 ☚ 秦韬玉 李珣 ☛ 杜荀鹤 杜荀鹤杜荀鹤 (846—904) 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 (今属安徽省) 人。杜牧之庶子。早有诗名,与顾云同隐九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登进士第,复还九华,与张曙为诗友。诗能反映现实苦难,为文亦多箴刺,人欲杀之,会病卒而罢。诗有《唐风集》3卷,计300余首,《全唐诗》 分为10卷。 ☚ 寄禅师 题江岛僧居 ☛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排行十五。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杜牧在池州刺史任期间有妾怀孕,后嫁杜筠而生荀鹤。其事颇可疑。荀鹤早有诗名,而累举进士不第。曾隐居庐山十年。唐昭宗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还乡。宣州节度使田頵辟为从事。天复三年(903),奉田頵命出使大梁,谒梁王朱温。頵兵败被杀,荀鹤遂留梁。哀帝天祐元年(904),朱温荐其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旋卒(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谓其卒于梁初,误)。荀鹤为晚唐著名诗人。主张“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秋日山中》)。顾雲称“其雅丽清苦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悌”,“信诗家之雄杰者也”(《唐风集序》)。擅乐府、近体,“为诗愁苦,悉干教化”(何光远《鉴戒录》),人称“杜荀鹤体”。胡震亨云“杜彦之俚浅,以衰调写衰代,事情亦自真切。”(《唐音癸签》卷八)毕仲洵则讥为“鄙俚近俗”(《幕府燕闲录》)。亦工书法,“笔力遒健,犹有晋唐之遗风”(《宣和书谱》卷一九)。及第后自编其诗为《唐风集》三卷。《崇文总目》著录《杜荀鹤诗集》一卷。《郡斋读书志》著录《唐风集》十卷。有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三卷。《全唐诗》存诗三卷,《全唐诗续拾》补诗四首、断句六。《旧五代史》卷二四有传。事又见顾雲《唐风集序》、《北梦琐言》卷六、《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等。 ☚ 唐求 李洞 ☛ 杜荀鹤846—907子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唐代诗人。早年屡试不第,大顺二年中进士,为宣州节度使幕僚。天复三年奉使入梁,得到朱全忠的赏识,任为翰林学士,不久卒。有《唐风集》三卷,录诗三百余首,《全唐诗》编为三卷。 杜荀鹤 梁朝杜舍人荀鹤为诗愁苦,悉干教化。每于吟讽,得其至理。如《赠僧》云:“安神不必须山水,灭得心头火自凉。”又:“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只恐为僧心不了,为僧心了总输僧。”南宗睹之,传为心印。杜在梁朝,献朱太祖《时世行》十首,欲令太祖省徭役,薄赋敛。是时方当征伐,不洽上意,遂不见遇,旅寄寺中。敬相公翔谓杜曰:“希先辈稍删古风,即可进身,不然者虚老矣。”杜遂课颂德诗三十章,以悦太祖。议者以杜虽有玉堂之拜,顿移教化之词,壮志清名,中道而废。 杜荀鹤诗鄙俚近俗,惟宫词为第一,云:“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曰高花影重”是也。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此杜荀鹤《春宫怨》 中一联、也。欧阳文忠公《诗话》乃云周朴所作,误矣。荀鹤有诗三百篇,顾云目之曰《唐风集》。《春宫怨》 一篇,集以冠之卷首,正以此一联也。顾云序其集云:“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是以荀鹤可并李、杜也。荀鹤之诗溺于晚唐之习,盖韩偓、吴融之流,以方李、杜则远矣。然解道寒苦羁穷之态,往往有孟郊、贾岛之风。如“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宦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之句,盖不减二公所作。其他如《感春》云:“无限青云有限身,眼前花似梦中春。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旅中遇雨》云:“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宿临江驿》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感遇》云:“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皆有意绪。《送人游吴越》云:“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维扬春日》云:“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闽中》云:“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是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可谓善状三处景物者。如此等句,盖三百篇中之警策,其他往往伤于俚俗。前辈因之为“太公家教”,正以其语多鄙近也。 荀鹤诗句鄙恶。世、所传《唐风集》首篇“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者,余甚疑不类荀鹤语。他日观唐小人说,见此诗乃周朴所作,而欧阳文忠公亦云耳。 荀鹤苦吟,平生所志不遂,晚始成名。况丁艰世,殊多忧惋思虑之语,于一觞一咏,变俗为雅,极事物之情,足丘壑之趣,非易能及者也。 杜彦之俚浅,以衰调写衰代,事情亦自真切。 《春宫怨》不惟杜集首冠,即在全唐亦属佳篇。“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此千古透论。卫硕人不见答,非貌寝也;张良娣擅权,非色胜也。陈鸿《长恨传》曰:“非徒殊艳尤态独能致是,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焉”,即此诗转语。读此,觉义山之“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尚非至论。 杜集中亦间有佳句,如“一溪寒色渔收网,半树斜阳鸟傍巢”、“雁惊风浦渔灯动,猿叫霜林橡实疏”、“秋登岳寺云随步,夜宴江楼月满身”、“寒雨旋疏丛菊艳,晚风时动小松阴”,殊不 晚唐诗人有佳句而多俗言者,杜彦之荀鹤是也。“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九州有路休为客,百岁无愁即是仙”、“故园何啻三千里,新雁才闻一两声”、“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皆为佳句。“生应无暇日,死是不吟时”、“举世尽从愁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虽俗而有意趣。其余如“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之类,未免诗为说话矣。其起结之句,尤多率易。 杜荀鹤近体直摅胸臆,有一唱三叹之妙。 其诗虽晚唐,直入风雅,亦工部之的派也。佳章妙笔,可称合璧。 诗思清奇,以大历为归。七言气质尤高,为晚唐之上乘。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四十六岁才中进士。入梁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其部分诗篇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惨痛境遇,在当时较突出。有《唐风集》。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Du Xunhe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相传为杜牧出妾子。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46岁举进士。唐亡,依五代梁太祖朱温,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时论评他“壮志清名,中道而废”(《鉴诫录》),多所惋惜。 ☚ 罗隐 韦庄 ☛ 杜荀鹤846—904唐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属安徽)人。大顺进士。因朱温推荐,任为翰林学士,仅5日而卒。他出身寒微,又生当战乱,对人民疾苦较多了解,故诗作中有不少讽时刺世之作,在当时较突出。有《唐风集》。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筠子(一说为杜牧庶子,杜牧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池州刺史,其妾程氏有孕,被杜妻赶出家门,适长林乡士杜筠而遗腹生杜荀鹤)。出身寒微,自谓“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青年时多次应科举不第,48岁始举进士。曾为宣州田頵从事。唐亡,依附梁太祖朱温,为翰林学士,5天而卒。作诗主张“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诗平易委婉。著有《唐风集》。《全唐诗》收其诗3卷及补遗诗《春宫怨》一首。 ☚ 桂仲武 王镃 ☛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人。唐代诗人。相传是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年轻时,隐居九华山苦读。虽锐意功名,却屡试不第。在长安寄食朱门,奔走求人引荐。终因帝都难居,始漫游湖北、湖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后又回到九华山耕读数年。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始中进士第,年已四十六岁。本年自选其诗三百余首,编为《唐风集》。复还九华山。田𫗶据宣州,召为幕僚。后来任梁太祖朱温的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一生酷爱作诗,多以鲜明的爱憎反映唐末的社会现实。同时还有一些感伤身世、抨击世俗和写景抒情诗,均清新可读。其诗全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流畅,被称为“杜荀鹤体”。 ☚ 曹松 陈翥 ☛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46岁中进士。曾为宁国节度使幕僚。入梁后任翰林学士。有《唐风集》3卷。其诗不少篇章为刺世救物之作,如《山中寡妇》,《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乱后逢村叟》、《再经胡城县》等,都较深刻地反映了唐末乱世的风貌。五律《春宫怨》亦颇受后人所重。他的诗继承了张籍、白居易的传统和风格,语言浅近,多用白描,不喜用典,但稍欠锤炼工夫。 ☚ 聂夷中 冯延巳 ☛ 杜荀鹤846 ~904Du Xunhepoet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 The Widow in the Mountain,Meeting the Village Old Man after the Chaos,Grievings in the Spring Palace,A Collection of the Wind of the Tang Dynasty,etc. 杜荀鹤池州人。善为诗。先从田頵在宣州,頵遇害后,投靠朱温,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后恃朱温之势,傲慢不已,未几病死。 杜荀鹤846—904唐末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属安徽)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四十六岁中大顺进士。善为诗,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后任五代梁太祖朱温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仅五日而死。其诗反映唐末军阀混战的动乱生活。语言通俗,吸收许多口语,并采用近体诗形式,打破前人常用乐府古体写民间生活的传统,在晚唐诗中颇为杰出。有《唐风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