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宣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杜宣1914—江西九江人 杜宣
杜宣
杜宣 杜宣1914—2004剧作家。原名苍凌。江西九江人。1932年在上海公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组织三三剧社并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同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940年起先后任《戏剧春秋》编委,《群报》《评论报》总编辑等职。抗战胜利后去香港任大千印刷社社长。1948年转入太行山区党中央机关工作。1949年随军南下,参加了上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上海剧协副主席等职。他的作品多取材于革命武装斗争生活,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剧作有《英雄的插曲》《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彼岸》《梦迢迢》等;电影文学剧本《长虹号起义》《兰兰和冬冬》。另有散文集《五月鹃》《西非日记》等。有《杜宣剧作选》《杜宣散文选》。 ☚ 贾芝 严辰 ☛ 杜宣 杜宣1914.4.28——原名桂苍凌。江西庐山人。1932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学习,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1933年元旦参加创立三三剧社,为干事会成员。该社属“剧联”领导,曾在工厂和学校演出独幕剧《乱钟》、《活路》、《谁是朋友》等。同年任“剧联”小组长。后去日本留学,在东京参加“左联”东京分盟领导下的杂文社、中华留日学生艺术界聚餐会、戏剧座谈会及中华留日戏剧协会等。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回国,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940年在桂林担任《戏剧春秋》月刊编委。1941年创建新中国剧社,曾以郭沫若的流亡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话剧《英雄的插曲》。1943年在昆明担任《群报》总编辑。1944年任《评论报》总编辑。抗战胜利后,去香港任大千印刷出版社社长。1948年转入太行山区党中央机关工作。建国后,先后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作品有活报剧《抗美援朝大活报》 (与丁力合作),话剧《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上海战歌》、《动荡的年代》、《彼岸》,儿童剧《初升的太阳》,歌剧《人参仙子》,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长虹号起义》、《兰兰和冬冬》、《鲁迅传》 (与人合作)等。 ☚ 玛金 杜烽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