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审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审言约645—约708唐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祖父。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进士。初为隰城尉,后转任洛阳丞。坐事贬授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同僚不睦,被诬陷入狱,将死,其子杜并怀刃击杀仇人,他因此出狱,免官。后武则天召见,拜著作郎。神龙初,因其曾与张易之兄弟交往,流放岭南。不久召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工五言律诗,格律谨严,是唐代“近体诗”奠基人之一。性狂放。曾言:“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 杜审言 杜审言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河南巩县。杜甫祖父。咸亨元年进士及第,任隰城尉,调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后免归。垂拱年间,武则天召见,应命赋《欢喜诗》,甚见嘉赏,授著作郎,后以交张易之,流贬峰州,不久召还京,授修文馆直学士,寻病终。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而成就最高。其诗多应制之作,亦有一些纪游、赠怀诗颇佳。《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夏日过郑七山斋》形象鲜明、对仗工丽,为其代表作。以五律见长,对五律形式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 ☚ 寒山 王勃 ☛ 杜审言 杜审言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诗人杜甫祖父。唐高宗咸亨元年(670),登进士第,授隰城尉。累转洛阳丞。武周圣历元年(698),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州僚不和,被诬构下狱,其子杜并刺杀仇家,冤获雪,免官还洛阳。武则天召见,甚加叹异,授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附阿张易之,流峰州。神龙二年,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708)卒,年六十馀。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擅长五律,典丽精工,比偶精严,于五律格式之成熟有所贡献。七绝、七律也有佳作,明胡应麟称:“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诗薮·内编》卷四)原有文集十卷,早佚。《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旧唐书》卷一九○上、《新唐书》卷二○一有传。 ☚ 乔知之 李峤 ☛ 杜审言约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唐代诗人。杜甫之祖父。初唐“文章四友”之一。高宗咸亨元年进士,初官隰县尉,转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后免官。武后时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因与张易之交往,中宗复位后流放峰州。后召为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原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杜审言 杜审言雅善五言,尤工书翰,恃才謇傲,为时辈所嫉。 审言进士举,初为隰城尉。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 (审言) 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 盛唐之时,诗未脱梁陈之习,至审言始句律清切,华而不靡,典而不质。 老杜祖审言与沈、宋同时,诗极工,不在沈、宋下,故老杜诗云:“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是也。 唐初沈、宋以来,律诗始盛行,然未以平侧失眼为忌。审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 学士高才命世,凌轹同等,律调琅然,极其华茂。然其心灵流畅,不烦构结,而自出雅致。旷代高之,以为家祖。少陵雄生后代,威凤之丸,不离苞素者也。《守岁》篇云:“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庭灯烛上薰天”,气色高华,罕得其比。 杜审言华藻整栗,小让沈、宋,而气度高逸,神情圆畅,自是中兴之祖,宜其矜率乃尔。 杜必简性好矜诞,至欲“衙官屈、宋”。然诗自佳,华于子昂,质于沈、宋,一代作家也。流芳未泯,乃有杜陵鬯其家风,盛哉! 杜审言浑厚有余。 初唐诗至必简整矣,畅矣,吾尤畏其少。与人作诗不肯多,意甚不善。 必简数诗,开诗家齐整平密一派门户,在初唐实亦创作。 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五言则“行止皆无地”、“独有宦游人”,排律则“六位乾坤动”、“北地寒应苦”,七言则“季冬除夜”、“毗陵震泽”,皆极高华雄整。少陵继起,百代模楷,有自来矣。 杜审言五言律体已成,所未成者,长短两篇而已。今观沈、宋集中,亦尚有四五篇未成者。然则五言律体实成于杜、沈、宋,而后人但言成于沈、宋,何也? 审言较沈、宋复称俊逸,而体自整栗,语自雄丽,其气象风格自在,亦是律诗正宗。 必简诗用意深老,措辞缜密,虽极平常句中,一字皆不虚设。其于射洪,犹班之于史也。后来尽得其法者,惟文孙工部一人。 杜必简散朗轩豁,其用笔如风发漪生,有遇方成珪、遇圆成璧之妙。即作磊砢语,亦犹苏子瞻坐桄榔林下食芋饮水,略无攒眉蹙额之态。此僻涩苦寒之对剂也。但上苑芳菲,止于明媚之观。 杜必简律诗,运虚构实,纯于“四友”。其生欲衙官屈、宋,死恨不见替人,余气磊落,乃钟子美,复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又云“诗是吾家事”,异哉! 杜必简于初唐流丽中,别具沉挚,此家学所由启也。 承流散藻,词非一骨,间有六代遗音,而律诗清柔,无复陈隋健响,于初唐最为晚派。自诞“衙官屈、宋”,殊太过情。乃如“云霞出海”、“草绿长门”,亦自独辟生蹊,发为孤秀,以罕见长耳。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后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祖父。高宗(李治)咸亨元年(670)进士。先为隰城(今山西晋中汾阳县)尉,因事牵连,圣历元年(698)贬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县)司户参军。武后时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河西省)。不久召回,中宗景龙二年复起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于官。 杜审言 杜审言646?—708Du Shenyan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洛州巩县(今河南巩县),是杜甫的祖父。少时与李峤、苏味道、崔融齐名,时号“文章四友”。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他早年的诗,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笔力雄健,能寓深湛的艺术构思于严整的格律之中,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春日京中有怀》、《登襄阳城》等。后期则多为应制献酬、歌功颂德之作,宫庭气息较重。他对五言律诗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无怪乎杜甫曾夸耀说:“吾祖诗冠古”。原有集10卷,已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 ☚ 初唐四杰 沈佺期 ☛ 杜审言约645—约708唐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北)。杜甫祖父。咸亨进士。曾官著作佐郎、膳部员外郎。中宗时因交往张易之被流放峰州。召回后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青年时即与崔融、李峤、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其诗格律谨严,以五言律诗见长。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 杜审言about 645~708Du Shenyanpoet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 Ascending the City Wall of Xiangyang,Sightseeing with Lu Cheng of Jinling in Early Spring,etc. 杜审言唐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举进士,雅善五言诗。累转洛阳丞。则天时,释著作郎、膳部员外郎。神龙(705—707)初,坐与张易之兄弟交往,配流岭南。复国子监主簿。年六十余卒。有文集十卷。 杜审言约645—约708唐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徙河南巩县。大诗人杜甫祖父。咸亨进士,为隰城尉,累迁洛阳丞,后贬为吉州司户。武后时为膳部员外郎,中宗朝官至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所作多为五言律诗,格律谨严,风格较沈佺期、宋之问之作雄浑,对律体的完成颇有贡献。有《杜审言集》。 杜审言约645—约708唐诗人。字必简。原籍襄阳(湖北襄樊),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祖父,咸亨进士。中宗时曾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学士等职。与崔融、李峤、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在五言律诗的创作艺术上较有成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