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药(图204)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乌药(图204)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strychnifolia(Sieb.et Zucc)Villar的干燥根。原植物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多为野生,常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旷野等地。 【性状鉴别】 根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成链珠状,称“乌药珠”。长5~15cm,直径1~3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皱纹及须根痕,或残留细根,并有横生环状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浅棕色,稍显粉性,中心稍深有浅棕色花纹。气微香,味微苦辛。 以身干、形似链珠、质嫩、粉性大、断面浅棕色、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除去细根。 (二)切制 除去杂质及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 (三)炮炙 1.炒制 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 2.麸制 (1)取净乌药片,用麦麸炒至微黄,筛去麦麸即可。 (2)取净乌药片,用蜜制麦麸,按麸炒法炮制。每500g乌药,用蜜制麸60g。 (3)醋制: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焖,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每500g乌药片,用醋60g。 4.酒制 (1)取乌药片,加黄酒拌匀,焖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每500g乌药片,用黄酒60g。 (2)取乌药片,用酒喷润,稍焖,置锅中与麦麸炒至微黄色,每100kg乌药片,用黄酒12kg。 5.盐制 取麦麸炒热,加入经盐水浸泡半小时的乌药片,炒3~4分钟,至呈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16kg乌药片,用盐0.4kg,开水2kg,麦麸2kg。 【性味归经功效】 温,辛。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应用】 1.寒凝气滞致胸腹诸痛证 本品有补气散寒止痛的功效。治疗胸胁闷痛,常与瓜蒌皮、薤白、延胡索等配伍;治疗脘腹胀痛,可与木香、陈皮、香附等配伍;治疗寒疝腹痛,常与青皮、高良姜、小茴香等配伍;治疗经痛,常与木香、当归、香附等配伍。 2.尿频、遗尿 本品有温肾散寒功效,亦有缩尿止遗的作用。治疗肾阳不足、膀胱虚冷的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证,常与益智仁、山药等配伍,如缩泉丸。 本品对前列腺增生,常与山药、党参、车前子各15g,黄芪20g,橘梗5g,丹皮、茯苓、泽泻各10g,煎服,,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本品炒后,散寒力可增强,虚寒气滞者,宜炒用。脘腹胀痛、寒疝、行经腹痛等宜生用;遗尿滑精等证,宜用酒制或麸制品。 气血亏虚有内热者,应慎用。 【备注】 《本草纲目》:“治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急,止小便频数及白浊。” 本品含挥发油及生物碱。主要成分为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醇、乌药酸、乌药醇酯等。本品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其挥发油能促进兴奋大脑皮质及心肌作用,能促进呼吸而加速血液的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 香附、木香和乌药都为行气止痛主药。香附善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木香长于调理脾胃气滞;乌药偏于温肾暖脾,散寒止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