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逵扯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逵扯诏

李逵扯诏

这是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的后半回。这回书在全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水许”故事中一个重要的关节。在此之前,各路英雄风起云涌,由个别反抗、揭竿而起到哨聚山林、联合斗争,大小数百战,都是与宋王朝的地方官军和恶霸势力对抗厮杀,从智取生辰纲、闹江州、劫法场、小聚义,直到梁山泊大聚义、闹东京,这样,就直接触动了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几经谋划,在剿抚二策之间,先采取了“抚”的策略; “抚”之不成,便转而为大军征剿。这便是“扯诏”之后的两次大规模围攻。从而又演出了梁山英雄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军事壮举。这是梁山义军与宋王朝朝廷大军的正式对阵,也是梁山泊战史上胜利的最高峰,是英雄史诗中最光辉最威武的一幕。在“两赢”、“三败”这场威武雄壮的大战开场之前,“扯诏”则是必不可少的极为重要的前奏和序幕。而这个序幕的主角,又是铁牛李大哥。
在这个序幕舞台上,面对面站着互相对垒的双方。一方是宋王朝的钦差陈太尉,领着背景非凡的爪牙李虞候和张干办;另一方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全体英雄好汉。陈太尉一伙的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架势,早已引起英雄们的不满,诏书上装腔作势、颠倒黑白的诬蔑恫吓之词,更激起豪杰们的愤怒。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就以对抗的形式爆发出来。在这场激烈对抗中,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人,表现和态度也大不相同。宋江听到朝廷招安,“心中甚喜”,认为投降朝廷就是“成正果”,所以见了陈太尉便匍匐请罪。对于英雄们的反抗行为,则认为是“忒性躁”。而宣诏之后,“宋江已下皆有怒色”,鲁智深“提着铁禅杖,高声叫骂”,“赤发鬼刘唐也挺着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穆弘、史进等“一齐发作”,“六个水军头领却骂下关去了”,“四下里大小头领,一大半闹将起来”。
而黑旋风李逵,毕竟与众不同。当宋江叫点众头领听诏时,“一百七人,于内单只不见了李逵”,唯有他一人没有向御诏俯伏跪拜;诏书读罢,“只见黑旋风李逵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的粉碎,便来抓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李逵这种晴天霹雳式的动作,我们曾先后几次看到过。在第四十回“劫法场”中,“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在七十一回大聚义之后,乐和唱宋江所作《满江红》词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 ‘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在七十三回,当他听到宋江夺了刘太公女儿之后,回到忠义堂上,“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李逵这样前后多次地在紧要关头,跳将出来,冲上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黄金分割处”,作出一幕幕震人心魄的表演,是由他坚定彻底、毫不妥协的革命造反精神,嫉恶如仇、奋不顾身的英雄义气和直率坦诚、义无反顾的豪侠性格所决定的。在他面前,只要有不公不平之事,他便挺身而出;只要有不仁不义之人,他便要抡起板斧,砍将过去。他认为虚伪的旗帜,哪怕是自己树起来的,也要砍倒,“扯做粉碎”;颠倒黑白的“诏书”,哪怕是皇帝老儿颁布的,也同样要“扯的粉碎”。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好汉,可钦,可佩,可敬,可爱。
施耐庵是一位高明的画家,他又把更多的偏爱用在了李逵身上。在这场戏里,在李逵这个浓墨重彩的英雄形象背后,他铺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铅粉:陈太尉之流的傲慢无礼,宋江、卢俊义的卑躬屈膝,少数梁山头领的逆来顺受,吴用的静观细察,鲁智深、武松、三阮、穆弘、史进诸人的跃跃欲试……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起到了反衬、比照、铺垫、辅助的作用,使李逵这个主角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威武,更加光彩夺目。
施耐庵行文,有如一位技巧熟练的缝纫大师和艺高一筹的箍瓷老手,在他笔下,一切都是那样精心编制,照应圆合,天衣无缝,涓滴不漏。前边有“陈太尉初下船时,昂昂然,旁若无人”之丑态,后边便有 “这一干人吓得屁滚尿流,飞奔济州去了”的下场。前边有张叔夜对陈太尉之流的告诫,后边便有“不幸而言中”的结果。前边有阮小七倒船换御酒的恶作剧,后边鲁智深、武松诸人便以酒质低劣而大闹忠义堂。开诏之前,“一百七人,于内单只不见了李逵”,就预示着一场不同寻常的好戏即将开场,后边他果然“从梁上跳将下来”,扯诏骂钦差,演出了最精采的一幕。这回书中,前前后后,各个方面,提及的人物有数十个,人人都各执其事,事事都有条不紊,处处都圆合照应。这是天才的手艺,高明的技巧,堪为万世舞文弄墨者师表。

☚ 李逵负荆   蓼洼埋玉 ☛
000086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