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经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经方1855—1934

安徽合肥人
李鸿章嗣子。后长期跟随李鸿章,实任秘书和翻译。光绪三十年充商约大臣,三十三年出使英国大臣。甲午战争议和,为钦差全权大臣,签订割让台湾于日本的“马关条约”。
字:伯行、端甫
影射名:李荫白、李孟雄
别名:经芳

李经方

李经方之受谤耘农*中央日报1962年7月23日,*近代史事
与人物第109页
谈李经方
李经方(1855-1934)
徐一士国闻周报1934年11卷44期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116页
李经方(1855-1934)墓志铭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七

李经方

李鸿章子李经方在甲午战争中的两桩罪案
清授资政大夫署邮传部左侍郎合肥李公墓志铭
李经方(1855—1934)
关 棲等
陈三立
贾熟村
历史教学1985年5期
广清碑传集第十七卷第1154页
淮系人物列传第47页
李经方

李经方1855~1934

字伯行,号端甫。李昭庆子,李鸿章嗣子。早年游历欧洲,1890年任驻日公使。1895年以议和团参议随李鸿章赴日谈判,李鸿章被日本浪人刺伤后,出任钦差全权大臣,并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同年受任商办割台事宜,在日舰上签约。1905年任清廷商约大臣。1907年出使英国,3年后回国,1911年以邮传部侍郎首任邮政总局局长。晚年转向实业。著有《安徽全省铁路图说》。

☚ 罗开榜   郑士琦 ☛
李经方

李经方1855—1934

字湍甫、伯行。合肥人。李鸿章嗣子。早年游历欧州。1890年任驻日公使。1892年后,跟随李鸿章,实任秘书与翻译。1895年任赴日议和使团参议。李鸿章遇刺后,出任钦差全权大臣,负责具体谈判事宜并受任商办割台湾事件特派全权委员,与美国人科士达同往台湾办理割台手续。慑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不敢登陆,匆忙在基隆口外日舰上画押交割。1905年充商约大臣,1907年驻英国公使。民国成立后,寓居上海,鼓吹复辟。张勋复辟失败后,蛰居大连。

☚ 袁大化   马其昶 ☛

李经方1855—1934

字伯行、端甫。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之子。1890年(清光绪16年)任江苏候补道出使日本大臣。后长期跟随李鸿章,任秘书,翻译等职。1895年3月在钦差全权大臣李鸿章推荐下,派往马关为议和使团参议。李鸿章被刺后作为钦差全权大臣,负责具体谈判事宜。《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决心如期向日本交割台湾。同年5月,被特派为全权委员与美国人科士达同往台湾,慑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不敢在台湾登陆,遂在基隆口外日舰“西京丸”上,与日本台湾总督办理交割台湾手续。1903年随同办理商约。1907至1910年候补四品京堂,任出使英国大臣。1911年署邮传部左丞。

李经方1855—1934

字伯行、端甫。清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子。清光绪十六年(1890)任出使日本大臣。二十一年二月随李鸿章赴日求和。其父在马关(下关)遇刺受伤后,他出为钦差全权大臣,负责具体谈判事宜。四月受任商办割台事件特派全权委员,前往台湾办理割台手续。他不敢登岸,于五月十日在日舰上会晤日方代表桦山资纪,出具割台清单,并在《交接台湾文据》上署名盖印。三十一年任商约大臣。三十三年充出使英国大臣,宣统二年(1910)被召回。次年署邮传部左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