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经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经方1855—1934安徽合肥人 李经方
李经方
李经方 李经方1855~1934字伯行,号端甫。李昭庆子,李鸿章嗣子。早年游历欧洲,1890年任驻日公使。1895年以议和团参议随李鸿章赴日谈判,李鸿章被日本浪人刺伤后,出任钦差全权大臣,并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同年受任商办割台事宜,在日舰上签约。1905年任清廷商约大臣。1907年出使英国,3年后回国,1911年以邮传部侍郎首任邮政总局局长。晚年转向实业。著有《安徽全省铁路图说》。 ☚ 罗开榜 郑士琦 ☛ 李经方 李经方1855—1934字湍甫、伯行。合肥人。李鸿章嗣子。早年游历欧州。1890年任驻日公使。1892年后,跟随李鸿章,实任秘书与翻译。1895年任赴日议和使团参议。李鸿章遇刺后,出任钦差全权大臣,负责具体谈判事宜并受任商办割台湾事件特派全权委员,与美国人科士达同往台湾办理割台手续。慑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不敢登陆,匆忙在基隆口外日舰上画押交割。1905年充商约大臣,1907年驻英国公使。民国成立后,寓居上海,鼓吹复辟。张勋复辟失败后,蛰居大连。 ☚ 袁大化 马其昶 ☛ 李经方1855—1934字伯行、端甫。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之子。1890年(清光绪16年)任江苏候补道出使日本大臣。后长期跟随李鸿章,任秘书,翻译等职。1895年3月在钦差全权大臣李鸿章推荐下,派往马关为议和使团参议。李鸿章被刺后作为钦差全权大臣,负责具体谈判事宜。《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决心如期向日本交割台湾。同年5月,被特派为全权委员与美国人科士达同往台湾,慑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不敢在台湾登陆,遂在基隆口外日舰“西京丸”上,与日本台湾总督办理交割台湾手续。1903年随同办理商约。1907至1910年候补四品京堂,任出使英国大臣。1911年署邮传部左丞。 李经方1855—1934字伯行、端甫。清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子。清光绪十六年(1890)任出使日本大臣。二十一年二月随李鸿章赴日求和。其父在马关(下关)遇刺受伤后,他出为钦差全权大臣,负责具体谈判事宜。四月受任商办割台事件特派全权委员,前往台湾办理割台手续。他不敢登岸,于五月十日在日舰上会晤日方代表桦山资纪,出具割台清单,并在《交接台湾文据》上署名盖印。三十一年任商约大臣。三十三年充出使英国大臣,宣统二年(1910)被召回。次年署邮传部左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