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牧1930—

江西南城人
台湾文艺理论家。曾任总编辑、副教授。现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编译部主任,政战学校教授。著有《三十年代文艺观》、《中国文艺统战之研究》、《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本名:李超宗

李牧?—前228年

战国末年赵将。善用兵。悼襄王时,长期驻守赵的北边,关心士卒,加强战备。曾于边地列奇阵,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乘胜破东胡(今内蒙古南部一带)、降林胡(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威震一时。赵王迁三年(前233年),率军反击秦之进攻,大破秦军于肥(今河北晋县西),因功封武安君。赵王迁七年,抵御王翦所率来犯秦军,使秦军整年不得进展。后赵王宠臣郭开受秦贿赂,言其欲反,赵王遣赵葱代将,他拒不受命,被杀。未久,赵为秦灭。

李牧

李牧

李牧 (生卒年不详) 字子牧,汴宋人,其他不详。

☚ 山居二首   次韵曾端伯晚过青山 ☛

李牧

战国时赵将。赵悼襄王二年(前243年)为将。是年,率军攻拔燕武遂、方城。后来,又在宜安之役和番吾之役中,屡败秦军。有力地遏止了秦国对赵的攻势,封武安君。赵王迁七年(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率军御之,秦用重金收买赵王庞臣郭开,行反间计,郭开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迁听信郭开谗言,用微计捕杀李牧。

李牧

102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国名将,军事家。公元前3世纪中期,出任赵边军主将,抵御匈奴。他定下坚壁自守、示弱骄敌、待机诱歼的决战防御方针。戍边十年,严以治军,廉洁爱兵,将赵边兵练成劲旅。十年中,虽赵王易将又任将,但宠辱不惊,不改初衷,忍辱负重,表现出可贵的大将风骨。赵孝成王二十一年 (前245),以诱敌深入,两翼夹击,斩匈奴10余万众。继之又破东胡 (今内蒙古南部一带)、林胡 (今山西宁武岢岚),灭襜褴,匈奴10年不敢近赵边。赵悼襄王二年(前243年),率军攻占燕之武遂(今河北徐水南)、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等地。赵王迁三年 (前233),秦占赵之赤丽、宜安(今河南藁城南),赵王令他率部抗秦,他用计于肥(今河北晋县西)大破秦军,使秦主将桓畏罪奔燕。次年,于番吾(今河北灵寿南)再败秦军。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军分两路攻赵,赵王派他与司马尚率军抵御,又败秦军。秦相范睢施反间,以重金贿赵王嬖臣郭开诬他谋反,被密捕后处斩,三个月后,赵亡。

☚ 廉颇   白起 ☛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将。长期驻守雁门,智勇兼备,能攻善守,治军有方,颇得军心。10余年间,屡败东胡,降服林胡,匈奴不敢犯边。因功封武安君。后赵中秦反间计,他被杀,秦遂灭赵。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将。长于用兵,将兵驻守北边、抵御匈奴败东胡,降林胡,积有战功,甚得军心。赵王迁二年(前234),秦攻赵,杀赵将扈辄。次年,李牧率军反击,于肥(今河北晋县西)大败秦军,继再败秦军于番吾(今河北平山东)。因功封武安君。赵王宠臣郭开受秦贿,诬其谋反,被杀。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将。长期驻守雁门关,守卫赵的北边,屡败东胡,降服林胡, 大破匈奴,十余年不敢犯赵边。赵王迁三年(公元前233年),率军向秦反攻,在肥(今河北藁城西南)大败秦军,因功封武安君。后因赵王中秦的反间计,他被杀,秦遂灭赵。

李牧?—前228

赵国名将。善抚士卒。常居代(河北蔚县)、雁门(山西右玉南),防御匈奴。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dan lan),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后攻燕拔武遂、方城。又于宜安大破秦军,桓齮败走,受封为武安君。后在秦国反间计下被赵王迁所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