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煜《捣练子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煜《捣练子令》《捣练子令》·李煜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词的起首,这一连串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便集中地给我们创造出一派秋夜寒凉凄清、庭院空落静寂的意境:院深而静,庭小而空,词人身处这样寂寞冷清的环境,谛听着断断续续传来的捣衣声和一阵阵秋风吹刮的落叶声,心头更不胜秋夜的凄清。“断续寒砧断续风”一句中同一词语的重叠,不仅造成音节上的反复美与节奏美,而且加浓了以有声反衬无声(“静”、“空”)的艺术效应。“数声和月到帘栊”这最后的尾声真可谓余音袅袅、意味无穷: “月”增添了全词的意境之美,使我们不仅听到了深院小庭中断续传来的砧声与阵阵吹过的风声,而且看到了那淡淡地洒在庭院中的朦胧月色。 李煜《捣练子令》《捣练子令》·李煜
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这首词出自杨升庵《词林万选》。《花草粹编》调下题有“春恨”二字,《草堂诗余续集》、《清绮轩词选》调下有题“闺情”。 云鬓,形容女子浓黑、柔美的鬓发。远岫,远处的峰峦,此处形容女子的眉毛。攒(cuan),簇聚,此处指皱眉、凝眉。香腮,美女的腮颊。春笋,春季的竹笋,比喻女子纤润的手指。全词仅27字,五句话,句句写闺中妇女的美艳,“云鬓”、“晚妆”、“远岫”、“香腮”、“春笋”、“倚阑干”,极写她的形态美,却又用“乱”、“残”、“攒”、“斜托”、“和泪”等词加以形容,一个美艳绝伦又怨恨极深的闺中思妇的形象活现在读者面前。“为谁”二字点题,又以疑问的口气出之,正所谓“以画家白描法形容一极贞静之思妇,绫罗之暖寒,非深闺弱质,工愁善感者,体会不到” (况周颐《蕙风词话》)。词作以闺妇自喻,字字珠玑,除后主外,非他人所能为。 李煜《捣练子令》李煜《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2。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3。 【注释】 1.捣练子令:杨慎《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古代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熟成练,这一过程,称为“捣练。” 2.砧(音zhen):捣练或捣衣的石头,这里指捣帛声。 3.帘栊(音long):挂着帘子的木格窗。 今译 深深的院落, 十分宁静, 小小的庭院 几分空明。 砧声时断时续, 伴着断续的风。 永夜漫长 难入梦, 几许砧声, 伴着月色 飘入我的帘栊。 李煜《捣练子令》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李煜《捣练子令》李 煜
李 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①。无奈夜长人不寐②,数声和月到帘栊③。 洪崖山房图(局部)【明】陈宗渊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寒砧:寒风中的捣衣声。②寐:睡着。③帘栊:窗户和窗帘。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栊,悬光入丹墀。” 鉴赏 这是一首本义词。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一般都是由妇女操作的。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失眠者深夜卧听砧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凄清与烦恼。 头两句,叙述听砧人身处的环境。“深院”,是写所居之地远离尘嚣;“小庭”,则写住处并非豪宅,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天井。一“静”一“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着笔,既是写客观上的幽悄之境,又是写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越是思潮起伏,辗转反侧,就越觉得周遭寂静无声。在这无边的静默中,断断续续的砧声随风而至。 在古代,妇女常在秋天洗制冬衣寄赠远人,所以诗词中常常写到砧杵,借以寄托怀念之情。例如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杜甫《暮归》“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宋贺铸《杵声齐》“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如此者甚多。无一例外,砧杵、捣练总是与秋风萧索、暮色四合联系在一起,传递的是一派凄凉之意。在“砧”字前饰以“寒”字,一则表明节令,二则映衬心情。风送砧声,时强时弱,时有时无;庭愈空,砧愈响,一下下敲击着主人公的心灵。长夜迢迢,人自难眠,听着这样的声音,主人公心中的悲哀可以揣想。 “无奈”二字前后,都是客观的记叙,只这两字是直接传递心声的簧舌,并贯穿了“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二字。长夜漫漫,因着满腹心事无计安眠,砧声、月影并赴眼前,凄迷如斯,我们似乎听得到主人公的一声长叹。单独欣赏“数声”一句,断断续续的砧声与秋月的清辉交融在一起,透过竹帘和窗格传入房间,也是极富诗意的。李白在《子夜吴歌》的第三首里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与之共读,各有千秋。在李白笔下,月色一片,万户捣衣,这主要是为了表现当时良人远征的情形十分普遍,共同的相思离别之情弥散在诗句间,读来令人心酸。在本词中,寒风裹挟中的砧杵之声单调、细弱,月影摇摆,月色十分素朴,较之李诗,意境明显深细,而这样的景物正适合表现一个孤独无眠者的惆怅和痛苦。 王国维对李煜有一句评语是这样说的:“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人间词话》)“神秀”者,神完气足而秀韵天然,极言其丰神秀貌、自然而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煜词在“白描”方面颇有造诣,不同凡俗。统观这首小词,并不作深文曲笔、雕饰斧凿,极为朴素。这种不事雕饰之所以能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又根植于李煜纯真的禀性和创作态度。(刘玉洁) 集评 俞陛云:“通首赋捣练,而独夜怀人情味,摇漾于寒砧断续之中,可谓极此题之能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唐圭璋:“夜既长,人又不寐,而砧声、月影,复并赴目前,此境凄迷,此情难堪矣!”(《唐宋词简释》) 链接 《捣练子》词牌。《捣练子》,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明杨慎在《词品》卷一中有云:“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捣练子》,又名《捣练子令》《深院月》《夜如年》《夜捣衣》《杵声齐》《望书归》《剪征袍》《桂殿秋》等。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无论单调还是双调,一般起句与第二句都要求对偶。 李煜《捣练子令》《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2。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