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渊 李渊即唐高祖(公元566—635年) 。唐王朝的建立者,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原是隋朝官员,任太原留守。隋未各地农民起义,他与儿子建成、世民起事,率兵攻入长安。第二年(公元613年) 称帝,建唐朝。在位九年,传位于李世民,成为不问朝政的太上皇。 ☚ 白虎殿 瓦迭鸳鸯片 ☛ 李渊【同义】总目录 李渊神尧 李渊566—635唐王朝建立者。即唐高祖。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祖父李虎,西魏太尉、柱国,追封唐国公。父昞,北周柱国大将军。他出生于军事贵族之家,七岁时袭封为唐国公。及长,长于骑射,颇晓军事,有较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隋初,补千牛备身。大业中,为太守,征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年),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镇压龙门、绛州农民起义军,降众数万人。突厥犯边,其兵少不能敌,乃选善射者伏为奇兵,以射猎驰骋来示悠闲,突厥迟疑,不敢进战。乘敌不备之机,率兵击破之。十三年(一说十二年),任太原留守。是时隋王朝在农民起义军打击下已土崩瓦解,他在其子世民及所亲者怂恿下,举兵反隋。旬日间募兵近万人。五月十五日,执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以防不测。会突厥数万入寇晋阳,与之交战,失利。乃为疑兵法,夜间派军偷偷出城;白天又分路张旗鸣鼓,席卷而来,冒为援军。突厥惧而退兵。遂以王威、高君雅勾引突厥罪名,杀之起兵。为解除后顾之忧,遣使突厥,亲自写信给始毕可汗,卑辞厚礼,请求突厥以士马助之。并以请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侑为帝,以安隋室名义,传檄郡县。西河郡不从,遣军克之。遂定入关之计,建大将军府,自为大将军,广为募兵。七月,誓师于野,率十三万众南下。军至霍邑,采纳其子世民、建成等主动进击的建议,取得霍邑之捷。战后,令奴与良人一样记功受赏,使人招抚小股义军,壮大军势。其军至河东受到隋将屈突通阻击时,他断然采取了留将继续围攻河东,以牵制隋军西进,自率主力绕过河东进军长安的正确决策。十月初,会诸路军二十余万包围长安,申明军纪,严禁军士入村落抢掠百姓。二十七日下令各军攻城。十一月九日,攻克长安。立代王侑为帝,并派人招抚附近郡县,“与民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苛法,一时归者如流。军事上,派李世民击薛仁杲;刘文静攻取新安以西地区;李孝恭招抚山南;云阳令詹俊招抚巴蜀等地;郑元等攻取南阳和荆襄。使其占领地迅速扩大到晋、秦、蜀广大地区。义宁二年(618年)三月,炀帝江都遇弑。五月二十日逼杨侑让位,自立,国号唐,建元武德。四年,基本完成了全国统一。九年(626年)八月,让位给次子世民,自称太上皇。李唐的建立,与他起兵伊始便采取了以拥隋举义为旗帜,严明军纪,开仓济贫,北联突厥,东结李密,乘虚入关,坐收渔人之利等政治、军事策略分不开的。在历史上,他称得上是一位老谋深算、颇晓兵法的军事人物。 李渊即唐高祖。唐王朝的开国之君。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人;一说钜鹿郡人。贵族出身。其祖父李虎为西魏最早八柱国大将军之一,父亲李昞为隋朝总管,柱国大将军。其母与隋文帝独孤皇后是亲姐妹,其妻窦氏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袭父爵唐国公。在隋朝历任刺史、郡守,炀帝时升为太原留守。当时,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他乘机起兵反隋,进攻关中,夺取长安,立炀帝孙杨侑为帝。次年,逼杨侑让位,建立唐朝。在位九年,“玄武门之变”后,传位给次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年间去世,葬于献陵。 李渊 李渊566—635唐高祖。唐朝第一代皇帝。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仕隋,任太原留守。借隋末农民大起义之机,起兵攻入长安,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在位9年后,传位李世民。善行、草,结字不拘常体,工而且疾。师*王褒而得其妙,故有梁朝风格。有《隋郑州刺史李渊为子祈疾疏》,大业二年行书。两《唐书》有纪。 ☚ 虞世南 唐高祖 ☛ 李渊 李渊566—635唐高祖。唐朝第一代皇帝。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仕隋,任太原留守。借隋末农民大起义之机,起兵攻入长安,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在位9年后,传位李世民。善行、草,结字不拘常体,工而且疾。师*王褒而得其妙,故有梁朝风格。有《隋郑州刺史李渊为子祈疾疏》,大业二年行书。两《唐书》有纪。 ☚ 虞世南 唐高祖 ☛ 李渊 088 李渊566—635唐建立者,即唐高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人;一说钜鹿郡人。618—626年在位。贵族出身,隋时垄封唐国公。大业十三年(617)任太原留守,起兵反隋。不久攻取长安,立炀帝孙杨侑为帝。次年逼杨侑让位,自立,建唐,都长安,年号武德。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后,传位次子世民,自称太上皇。在位时,镇压农民起义,平定内乱,重新统一中国;制定官制;定均田租庸调法,对促进唐政权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 杨广 魏征 ☛ 李渊即“唐高祖”。 李渊566~635唐王朝开国皇帝,史称唐高祖。字叔德,陇西狄道人。出身为陇西豪族。隋炀帝时任太原留守,驻守晋阳宫,隋末农民大起义后,经次子世民力劝,起兵反隋。率众3万多人进入关中,旋发展为20万人,子建成、世民、元吉、婿柴绍为各路将领。大业十三年(617年)攻入长安,立杨侑为隋恭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借以避开隋军主力。次年五月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在位期间无大的建树。对世民产生猜疑,同情建成、元吉,终于酿成“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称太上皇。 李渊 李渊566~635li yuan字叔德。陇西成纪县(治今甘肃成安县北)人。仕隋,袭封唐国公爵。隋大业中(605—617),为岐州刺史,治于武功,遂以为家。取妻窦氏居庆善宫,于开皇十八年(598)生次子世民。大业十三年(617)为太原留守。时隋炀帝荒淫无道,携妃南游。国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世民与裴寂、刘文静结盟,说服李渊杀副留守王威,北连突厥,起兵晋阳,进军关中,攻取长安,立隋炀帝孙杨侑为恭帝,改元义宁。次年恭帝禅位,李渊君临天下,改元武德。武德九年(626)六月,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夺嫡之变,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李渊被迫于八月传位李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去世,庙号高祖,葬献陵,谥神尧大圣光孝皇帝。 ☚ 李鸿超 李朝泰 ☛ 李渊 李渊566~635字叔德,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孙,北周安州总管李高之子。生于长安,7岁袭封唐国公,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后又任弘化留守、山西河东宣抚使。大业十三年 (617年), 任太原留守。起兵拔京城,进封唐王。老成持重,坚忍自持,处事谨慎稳健。义宁二年 (618年) 称帝, 国号唐, 改元武德。七年 (624年), 先后击败薛举、薛仁杲、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徐圆朗等, 又讨伐刘武周、高开道,降李轨、杜伏威、李子通、冯盎,统一全国。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实行道、州、县三级建置;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废隋大业律令,颁新格;颁布租庸调法, 实行均田制; 兴办学校。武德九年(626年) 六月, 其子秦王李世民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迫渊逊位,遵为太上皇。贞观三年(629年),徙居大安宫。卒后,谥曰“大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 李景 令狐德棻 ☛ 李渊Li YuanGaozu Emperor of the Tang Dynasty,also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Tang Dynasty 李渊见“唐高祖”。 李渊566—635即唐高祖。唐王朝建立者。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 一说鉅鹿(今属河北)郡人。西凉太祖暠七世孙,袭封唐国公。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一说大业十二年,任太原留守。他乘隋末农民大起义之机于太原起兵,攻取长安,立炀帝孙侑为帝。次年,逼杨侑让位,建立唐朝。在位九年,传位次子世民,自称太上皇。 李渊见“唐高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