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泌

李泌

中国古代笑话。李泌为相,以虚诞自任,尝对客,令家人速洒扫,今夜洪崖先生来宿。有人携美酝一植,有客至,乃曰:“麻姑送酒来,与公同饮。”饮未毕,门者曰:“某侍郎取酒榼。”泌命还之,了无愧色。

☚ 李观   李愔 ☛

李泌

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梁肃《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

(泌) 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以王佐自负。(《旧唐书》本传)

李泌722—789

字长源,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北)。玄宗时为皇太子供奉官,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位至宰相,封邺侯。好神仙道术。《全唐诗》存其诗四首。

李泌722—789

唐大臣。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东北)。七岁时能下棋作文。及长,为待诏翰林,供奉东宫,与太子李亨相善。肃宗即位于灵武,他为之陈述天下成败之事,拜元帅府行军司马。为肃宗谋划平定安史叛乱之计:令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安将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以三地禁其四将。使叛军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可不逾年而弊。当以逸待劳,避其锋,翦其疲,诸军合兵取范阳,安禄山失去河北,当死河南诸将之手。然肃宗急欲收两京,竟不用其策。建中四年(783年),德宗奔奉天,召赴行在。德宗约吐蕃赴援,并赂以安西、北庭之地。京师平,曾乘入援之机大虏武功的吐蕃首领,请如约取安西、北庭之地。德宗欲与之。他谏言德宗: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皆悍兵处。置此以分吐蕃兵势,使其不得并兵东侵。如果与之,则关中危矣。且吐蕃在平定朱泚之乱中,持两端,观望不战,又掠武功,奈何与其地?德宗采纳了他的高见,不与吐蕃安西、北庭之地。使吐蕃不能轻易犯边。他虽无军功,其谋可称。后位居宰相卒。

李泌

唐代著名藏书家。722年生,789年去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时为皇太子供奉官,历仕肃宗、代宗、德宗3代,官至宰相,封邺侯。喜购书,家藏书3万余卷。韩愈作诗形容李泌的藏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皆牙签,新若手未触。”他的藏书按经、史、子、集分类,用不同颜色的牙签加以标志。后人把邺侯李泌作为古代藏书家的代表。1962年,中国当代学者邓拓为北京市中国书店题诗:“寻书忘岁月,人莫笑蹉跎,但满邺侯架,宁辞辛苦多。”

李泌722—789

唐朝大臣。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籍辽东襄平。开宝中,为太子李亨的属官,为杨国忠所忌,潜遁名山。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灵武,召他参谋军事。不久为幸臣李辅国等所诬陷,复隐衡岳。代宗即位后,召为翰林学士,出为楚州刺史。德宗贞元二年(787),以陕虢观察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劝德宗勿猜忌功臣,并建议北和回纥,南连南诏,西结大食,以困吐蕃。

李泌772—789

唐大臣。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北)。幼才敏,号“奇童”。玄宗时以翰林供奉太子东宫。肃宗即位后,他建议遣安西、西域之兵并塞北出取范阳,以灭其巢穴断安史叛军归路,未成。又仕代、德二朝,官至同平章事,封邺县侯。好神仙道术,子李繁著《邺侯家传》,记其功业,语多浮夸。

李泌722~789

唐代大臣。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东北)。7岁时能下棋作文。及长,为待诏翰林,供奉东宫,与太子李亨相善。肃宗即位于灵武,他为之陈述天下成败之事,拜元帅府行军司马。为肃宗平定安史叛乱之计出谋划策。后官居宰相。

李泌

李泌722—789

唐代思想家、政治家。字长源,京兆 (治所在今西安市) 人。少年时即被玄宗赏识,目为 “奇童”。及长,博学,善治 《易》,常游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慕神仙不死术。天宝 (742—756) 中,为玄宗讲《老子》,得待诏翰林,供奉东宫,皇太子遇之甚厚。肃宗即位,拜广平王行军司马。时崔圆、李辅国以泌亲信,甚疾之。泌为避祸福,愿去南岳衡山隐居。肃宗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为治室庐。代宗立,召还,舍蓬莱书阁,授澧朗团练使。代宗在任命诏书中云: “今荆南都会,粤在澧阳,俾人归厚,惟贤是牧。泌文可化成风俗,政可全活惸嫠,爰命颁条,期乎共理。” (《全唐文·帝制》)德宗贞元三年 (787),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一次,德宗与泌谈及建中 (780—783)年间朱泚谋反事时,认为 “乃命当然”。对此,泌很不以为然,他说: “夫命者,已然之言。主相造命,不当言命。言命,则不复赏善罚恶矣。桀曰: ‘我生不有命自天?’ 武王数纣曰: ‘谓己有天命。’ 君而言命,则桀、纣矣。”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九)对于李泌的“主相造命”之说,清初哲学家王夫之评价极高。他说: “君相可以造命,邺侯之言大矣! 进君相而与天争权,异乎古之言俟命者矣。乃唯能造命者,而后可以俟命,能受命者,而后可以造命,推致其极,又岂徒君相为然哉! ……修身以俟命,慎动以永命,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 (《读通鉴论》卷二十四)

☚ 戴简   欧阳稚 ☛

李泌722~789Li Mi

proser of the Tang Dynasty

李泌722—789

唐大臣。字长源。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北)。早慧,七岁能文。玄宗召试宫中,张说称为“奇童”,张九龄尤所奖爱。及长常游嵩、华、终南之间,慕神仙不死之术。天宝间,以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待之甚厚,为杨国忠所忌,隐居颍阳。肃宗即位,入议国事,又为李辅国所忌,去隐衡山。代宗即位,复为起用,又为元载等人所忌,出任楚州、杭州刺史。德宗即位,任为中书侍中、同平章事,封邺侯。其子李繁撰《邺侯家传》,记其功业。

李泌722—789

唐京兆(陕西西安)人,原籍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天宝中, 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玄宗赞赏,令其侍诏翰林,为东宫属官。为杨国忠排斥,归隐名山。安史乱起,他至灵武辅佐肃宗,但不愿为官,故特为泌设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名号,以处理军务。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代宗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袞排斥,出为外官。德宗时,复召回拜相,他劝德宗不要猜忌功臣,力主与回纥和好,南连南诏,西结大食,以困吐蕃。在相位时,对德宗多所谏正。后病卒。好谈神仙怪异, 自称是道教徒,屡次推辞官职,出入于朝廷与名山之间,能够对唐廷政治施加影响,又能明哲保身。子李繁撰《邺侯家传》,记其功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