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根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根源1879—1965云南腾冲人 李根源
李根源
李根源1879——1965字雪生,又字印泉,别署高黎貢山人,雲南騰衝人,1879年 (清光緒五年) 生。6歲在家讀三字經,8歲入塾讀書。1895年入來鳳書院。1898年中童子試。1903年考入高等學堂。次年,考中雲南考送日本留學陸軍生,入振武學校。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6年被推為雲南留學生同鄉會會長,創刊《雲南雜誌》; 7月畢業於振武學校; 同年曾回國奔走驅逐雲貴總督丁振鐸,清廷有逮捕訊,再返日本。1908年初入陸軍士官學校; 同年冬畢業。1909年夏返國回雲南,任雲南講武堂監督。次年升講武堂總辦。1911年奉委辦片馬防守交涉事務; 同年11月,雲南光復,蔡鍔任大都督,李任軍政部總長兼參議院議長;同月任陸軍第二師師長兼國民軍總統,節制文武官吏,自楚雄以上六府三直隸廳共三十五州縣均歸管轄。1912年,當選國會衆議院議員。1913年4月,國會開幕,被中國國民黨兩院議員會公推為主任。二次革命失敗後,乃輾轉赴日,入早稻田大學習政治經濟。1914年《民國》雜誌創刊,與戴天仇等分任撰述;7月歐戰爆發,乃組織“歐事研究會”,主張暫停革命,使袁世凱專力對付日本。及籌安會起,歸國討袁。1916年5月,兩廣都司令部成立,任副都參謀。旋又改組為軍務院,李任北伐聯合軍都參謀; 7月任陝西省省長;10月北上,倡組政學會。1917年2月,抵長安就陝西省長職; 5月督軍團變亂起,被拘囚; 10月始出陝赴北京。1918年2月抵廣州,任駐粤滇軍總司令。旋奉調爲粤贛湘邊軍務督辦。又創辦韶州講武學校。1920年3月,奉調任督辦廣東海疆防務,兼雷瓊鎮守使,在瓊設黎疆拓殖局; 同年10月去職,与岑春煊歸上海。1922年9月,任航空署督辦;11月署農商總長。1923年1月去職,閒居上海。1931年1月,國民政府聘為國難會議會員。1939年11月,任監察院監察委員兼雲貴監察區監察使。1945年9月,辭雲貴監察區監察使職。1947年4月,聘為國民政府顧問。1948年回蘇州。1965年6月逝世。終年86歲。编著有 《中華民國憲法史案》、《軍務院考實》、《曲石廬藏書目》、《騰衝戰役記事詩》等。 李根源(1879—1965)近现代腾越(今云南腾冲)人。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高黎贡山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诸生。二十九年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日本士官学校。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 年)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升总办。武昌起义后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司令,授陆军上将衔。后参加“二次革命”与“护国”“护法”运动。曾任北京政府航空督办、陕西省省长、农商总长,代国务总理。1923 年反对曹锟贿选总统,退隐苏州十全街。1927 年葬母于藏书小王山。1931 年任《吴县志》总纂,并撰《冢墓》《金石》卷。兼任吴中保墓会会长,创办善人桥农村改进会、阙茔小学、成人学校等。1936 年致力于营救沈钧儒等救国会七君子。次年淞沪抗战爆发后,与张一麐等收殓阵亡将士遗骸,葬于藏书五峰山、马岗山。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张一麐等倡议组织老子军。1945 年被聘为国民党政府国策顾问,次年回苏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卒于北京,葬于苏州藏书小王山。编有《云南金石录》《河南图书经藏石目》《曲石庐藏书目》。著有《中华民国宪法史案》《军务院考实》《曲石文录》等。 李根源 李根源字印泉、养溪,号雪生,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1879年6月6日生于腾冲县九保乡。1904年留学日本,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并于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任云南留学生同乡会会长,并创办《云南杂志》。1907年回国驻云南总督。1908年又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就学。1909年回国后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教官。次年任总办。1911年云南光复后,任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议长。同年11月任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1912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1912年10月8日被补中将。1913年4月被中国国民党两院议员公推为主任。后参加讨袁,失败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14年任《民国》杂志撰述,同年7月组织“欧事研究会”。回国后,1916年5月任两广都司令部副参谋长,后任北伐联合军参谋,任陕西省省长。1918年赴粤参加护法斗争,任广东南韶连镇守使兼驻粤滇军总司令。后任粤赣湘边军务督办,并创办韶州讲武学校。1920年任督办广东海疆防务兼琼崖镇守使。同年参加讨伐陈炯明,失败后到上海。1922年9月26日任北京政府航空督办。11月29日任农商总长。后一度兼代国务总理。1923年1月去职,闲居上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国难会议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苏州组织“老子军”,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任监察委员兼云贵监察使。1942年日本侵略军侵入滇西,请缨赴保山前线襄助军务。抗日战争胜利后辞云贵监察使,聘任国策顾问。1948年回苏州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1965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著有《中华民国宪法史案》《军务院考实》《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 等书。 ☚ 李振清 李烈钧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