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提摩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提摩太1845—1919Timothy Richard

英国传教士。威尔斯人。同治九年(1870年)受浸礼教派教会派遣来华,在山东、山西等地传教,极力结交官绅,以为援引。1884年回国。光绪十六年(1890年)受李鸿章聘请到天津主办《时报》,发表许多时事论文,以图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政策。1891年到上海任同文书会(后易名广学会)总干事,勾结其它宗教组织干涉中国内政。甲午战争后,著《新政策》一书,鼓动清政府设立由英美等国人士主持的新政部,以适应国内日益高涨的变法要求。他还与改良派相结纳,参加强学会,企图左右维新运动,并拟任光绪帝顾问。义和团运动爆发,鼓动美国参加镇压义和团运动,还策动各国对中国实行国际共管。1902年勒索中国赔款,创办山西大学堂并控制该校西学书斋,扩大文化侵略。日俄战争时,组织英国红十字会到东三省活动,企图乘机将英国势力延伸到中国东北。辛亥革命时,支持袁世凯反对民主革命,并攻击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运动。后回国,病死。因其长期在中国从事宗教文化侵略活动,被英国资产阶级誉为“布道英雄”。著译有《留华四十五年记》、《时事新论》、《广学会年报》、《泰西新史揽要》等。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李提摩太与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
李提摩太与戊戌变法
论戊戌时期的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来华初期的社会改革思想
试论李提摩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和影响
李提摩太(1845—1919)
李提摩太(1845—1919)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1845—1919)
徐士瑚
施宣圆 吴树扬
雷绍锋
郭汉民
张伟良等
杨菲蓉
张功臣
肖黎等主编
山西大学学报1984年4期
复旦学报1988年4期
江汉论坛1993年9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6期
清华大学学报1998年3期
中国革命史上的外国人物第169页
东方梦寻——旧中国的洋记者第30页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洋人第243页

李提摩太1845—1919

英国传教士。威尔士人。同治九年(1870年)由英国浸礼会派遣到中国山东、山西传教。与清朝官吏结识后,于光绪十六年六月(1890年7月)与李鸿章在天津办《时报》。次年任广学会总干事,出版大量书刊宣传基督教,传播西学,又联合基督教各团体扩大侵略活动,干涉中国内政。曾多次为李鸿章出谋划策,使中国置于英国“保护”下。甲午中日战争后,提出“聘用外国顾问”,倡言“成立半数由外国人参加的内阁”的所谓新政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曾到美国活动,鼓动美国政府参加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企图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要求各国政府对中国实行共管,派常备军驻扎,设高级法庭审理联合内阁产生的纠纷。光绪二十七年,用勒索到的赔款,设山西大学堂,进行文化侵略。他反对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的反动政策,攻击中华民族的觉醒运动。著译有《留华四十五年记》、《广学会年报》、《泰西新史揽要》等。

李提摩太1845—1919Timothy Richard

英国传教士。曾用名李菩岳。1870年来华传教,极力结交李鸿章等中国官绅重臣,曾任同文书会(后改为广学会)干事长等职,从事文化侵略活动。1890年受李鸿章委派在天津主办《时报》,并辑成《时事新论》一书刊行。1895年参加强学会,结纳康、梁维新派,企图操纵维新运动。撰《新政策》,试图变中国为英殖民地。极力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在华进行侵略活动45年,被英帝国主义以“布道英雄”称颂。著有《留华四十五年记》等。参见“宗教”中的“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1845—1919Timothy Richard

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中国,在山东、山西传教。1890年后曾任天津《时报》主笔和上海同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总干事。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交往密切,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亦有联系。中日甲午战争后发表《新政策》一书,要求清政府设新政部,聘英美等国人主管新政。1901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索取山西省地方赔款白银五十万两,在太原创办山西大学堂,1916年回国。著有《救世教益》、《留华四十五年记》等。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生于1845年。死于1919年。英国人。先后就学于斯旺西师范学校和哈佛福韦斯特学院。毕业后被浸礼会封为牧师,并派遣来华传教。1869年到中国,先在山东传教,曾去东北调查。1877年赴山西太原主办救灾。通过救灾活动,结识了一批清政府要员,并提出一套所谓改革中国政治的设想。1890年任天津《时报》主笔。1891年起在上海任广学会总干事达25年。广学会出版大量书刊宣传基督教和介绍西方发展状况。他与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也有联系。曾多次要求清政府聘英、美人士任最高顾问,站在西方的立场支持维新运动。维新运动失败后帮助过康有为出逃。1901年义和团失败后,索取山西地方赔款创办山西大学堂。1916年回国。死于伦敦。

☚ 苏非主义   坎特伯雷大主教 ☛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1845—1919TimothyRichard

英国基督教新教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到烟台传教。1875年,转至青州传教,利用各种方式扩大教会势力,1877年和1889年两次借赈荒时机使教会得以迅速发展。到1894年,有教堂85处,教民2315人。

☚ 李道辉   利玛窦 ☛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1845—1919TimothyRichard

英国基督教新教浸礼会来华传教士。生于英国南威尔士的卡马森郡。1859年在本乡的小河里接受洗礼,成为浸礼会教徒。先后就学于斯旺西师范学院和哈佛福韦斯神学院。毕业后受浸礼会牧师职。1869年经朝鲜来中国,先后在山东、山西传教。1884年回国,1886年再来山西。1890年至天津任《时报》主笔,写了大量社论,后将一部分汇编成集,题名《时事新论》。1891年至上海任同文书会(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后改名广学会)总干事。与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交往密切。同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梁启超等亦有联系。维新运动失败后曾帮助康有为出走。其主持的广学会曾创办《中西教会报》(后改称《教会公报》),聘林乐知、卫理等传教士为编辑,进行宗教宣传,传播教会消息,间以新闻杂事等报道。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用山西省地方赔款在太原创办山西大学堂。1916年回国。著有《救世教益》、《留华四十五年记》等。

☚ 克尔白   吴耀宗 ☛

李提摩太1845—1919Timothy Richard

英国威尔士人。清同治九年(1870)受英国浸礼会派遣来华。先后在山东、山西传教。光绪十六年(1890)应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到天津主编《时报》。次年赴沪,任同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总干事,刊印大量书刊,宣传基督教,传播西学,也附和中国的维新运动,力图影响中国知识界。二十一年参加强学会,企图插手中国的维新运动,以使其纳入他们的轨道。又向翁同龢提出《新政策》,建议清政府设立“新政部”,由英、美籍西人主管,企图把中国置于英国“保护”之下。二十四年八月(1898年9月)赴北京,拟任光绪帝的新政顾问,因政变发生而未成。二十七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向山西地方当局勒索赔款,办山西大学堂。后极力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回国。著译有《留华四十五年记》、《泰西新史览要》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