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少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少春

李少春在京逝世 人民日报1975年9月30日
前驱紧提携——记盖叫天、李少春在儿童艺术
剧院传艺
路荣明北京晚报1980年11月16日
李少春和他的表演艺术——关于京剧艺术发展
问题的一次谈话
王金璐等人民戏剧1982年4期
博大精深的艺术家——李少春
李少春早年的奋斗与成功
李少春艺术思想探索
李少春(1919-1975)
李少春
袁世海
李幼春
高文澜
高文澜
孙老乙主编
戏剧论丛1982年2辑
戏剧论丛1982年2辑
戏剧论丛1982年2辑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99页
当代名伶传

李少春

博美精新:李少春传略
李少春表演艺术的成功之路
谈李万春、李少春艺术道路的异同
李仲明
翁偶虹
奚延耆
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173页
人民戏剧1981年5期
戏剧报1987年5期

春红凋落太匆匆——忆李少春先生
漫谈李少春——对手品藻之一
从“两春”相争到“二李”合作
纪念人物:京剧艺术家李少春
李少春(1919—1975)
夏永泉
袁世海等
周 桓
李维民主编
京 声 溪 泉
戏曲艺术1988年1期
艺术百家1990年3期
中国戏剧1990年4期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14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176页

李少春1919——1975

河北霸縣人,1919年生。幼年随父親在上海學藝。8歲從譚派老生陳秀華習老生及楊派丁永利習武生。並赴北京演出《擊鼓駡曹》、《兩將軍》及猴戲。1938年定居北平,拜余叔岩爲師,專攻余派藝術,融合各家之長,形成李派藝術風格,常演的代表劇目有武戲《長板坡》、《鬧天宫》,老生戲《打漁殺家》、《戰太平》等。並自編自演新编歷史劇《野猪林》。三十年代末,先後组織群慶社、起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與袁世海、葉盛章等合組新中國實驗劇團,任團長。1951年率團加入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工作團,不久該團轉入中國京劇院,任一團團長。在五十至六十年代,與袁世海等排演新編歷史劇《將相和》、《響馬傳》、《滿江紅》等。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四届全國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劇協理事、中國京劇院一團及三團團長等職。1975年9月21日逝世。年56歲。

李少春

248 李少春1919—1975

京剧演员,工老生、武生。河北霸县人。7岁学戏,先后受业于父李桂香(小达子)、陈秀华、丁永利、余叔岩,并深得余派艺术精髓。他以文武兼备的全才著称,文戏主要师承余(叔岩)派,武戏主要宗法杨(小楼)派,并融汇各家之长,有自己的独到创造,形成了清、深、精、准的“李派”艺术风格。他的唱功,韵味清醇,行腔以圆熟婉转和低沉回荡为人所喜爱;念白跌宕有致,断续恰当,依据人物思想感情而变化。其靠把戏,工架严谨稳练,身手俐落,气度恢宏;短打戏,则动止边式大方,脆率稳准;翻打扑跌,敏捷洗炼。他的“猴戏”,个性鲜明突出,演技高超惊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30年代末,先后组织群庆社、起社。50年代,组织新中国实验剧团,后任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能剧极夥,以 《两将军》、《击鼓骂曹》、《长坂坡》、《挑滑车》、《战太平》、《闹天宫》、《野猪林》、《将相和》、《白毛女》等剧较著名。

☚ 金山   严凤英 ☛
000076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