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密224—287西晋文学家。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半岁死父,四岁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祖母常卧病在床,密侍汤药,未尝废离。师事谯周,力学不倦。初仕蜀,为郎,曾数次出使吴,善于才辩,得吴人称誉。蜀亡后,晋武帝下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已九十六,无人奉养为由,上疏固辞。此疏文辞恳切,极为感人,为西晋散文名篇,后人题名为《陈情表》,其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句,尤脍炙人口。武帝阅后,遂停召。祖母死,方入京任太子洗马,出为温县令。密自恃有才能,常望入朝任职,因朝廷无援,被迁汉中太守,心怀怨望。武帝赐饯时,命密赋诗,诗中有“官中无人,不如归田”句,武帝气恼,免其官。后卒于家。 李密582—618隋末瓦岗军首领。字玄邃,一字法主。祖先本辽东人,其父李宽仕隋为上柱国、蒲山公,遂家居长安。少时好读书,以放牛时牛角挂《汉书》闻名。大业九年(613年),助杨玄感起兵,献计甚多,杨玄感从之甚少。玄感失败,他亦被捕,中途以计逃亡。大业十二年入瓦岗军,以谋略说翟让,屡败隋军,杀隋将张须陀。十三年初与翟让分兵,自成一军,号蒲山公营。旋攻占兴洛仓,开仓赈饥,众至数十万,隋将刘长恭等均为所败。遂被推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改元永平。进兵讨隋,列隋炀帝十大罪状,天下震动。同年秋,杀害翟让,并大量任用隋投降之将吏。义宁二年(618年)大败王世充。同年五月受隋越王杨侗封爵。后为王世充所败,势孤降唐。不久谋叛被杀。 李密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幼丧父,母何氏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初仕蜀,为郎。蜀亡,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威逼,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上表固辞。刘氏死,始应征,官至汉中太守。《陈情表》系其传世名作,载《文选》及《晋书》本传,情辞恳切,感人肺腑,其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句,至今传播人口。 ☚ 吕安 向秀 ☛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人。西晋文学家。父早亡,由祖母刘氏抚养。初仕蜀,为郎。晋泰始初,征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上疏固辞,后人题为《陈情表》。刘氏死后,方入京任太子洗马,出为温令。因怀怨赋诗,得罪武帝,遂免官。老死家中。其文仅存《陈情表》一篇。 李密 李密224—287西晋文学家。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父早亡,母改嫁,为祖母刘氏所抚养。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任尚书郎等职。蜀亡,隐居乡里。晋泰始三年(267),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遂上《陈情事表》固辞。刘氏死后,李密服丧满,应征为太子洗马、尚书郎,出为河内温令。后因自恃才能,常望内转,不遂所愿而怀怨,免官,卒于家。《陈情事表》简称《陈情表》,此文情辞恳切,感人至深,为西晋散文中的名篇,语言尤具特色。此文见《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萧统《文选》等。李密另有《述理论》十篇,亡佚。现尚存两篇短文片断、一首残诗。 ☚ 程晓 应贞 ☛ 李密 李密582—618字元邃。陇西成纪(今属陕西)人。以荫为隋炀帝东宫千牛备身。大业九年(613)参与杨玄感起兵。兵败后,逃亡各地,变名为刘智远。不久,又组织起义军,参加东郡(治白马,河南滑县)人翟让率领的瓦岗寨起义军,被推为首领,号称魏公。后为李渊军击败,投唐,遭诛。今存《淮阳感秋》一诗,系发抒胸心大志之作,清刚存勃郁之气。诗载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许善心 虞世基 ☛ 李密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县(今四川彭山)人。三国蜀晋间文学家。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赖祖母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蜀中著名史学家谯周,博览多闻,以文学见称于世。尤精通《春秋·左传》。曾仕蜀汉,多次出使东吴,东吴人很称赞他的才辩。后主时,州辟从事,为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等职。晋灭蜀后,李密聚徒讲学。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为太子洗马,逼迫甚紧。李密以祖母刘氏年迈,无人奉养为由,辞不应征。祖母死后,丧服期满,李密始赴洛阳,为尚书郎,转河内温县令。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去官,为益州大中正。后迁汉中太守。不久免官,太康八年(公元287年)终老家中。时年64岁。 李密京兆长安人。《全唐诗》存诗一首。 李密582—618隋末瓦岗军领袖。字玄邃,一字法主。本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后迁居长安,遂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曾祖弼,为北魏司徒,北周赐姓徒何氏。祖耀,北周太保、魏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大业中,以父荫为左亲侍。炀帝忌其视瞻异常黜之。还家苦读,常于黄牛背上读书,挂《汉书》于牛角之上。杨素见而奇之,令诸子与之相交,乃与杨玄感成为知己。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起兵黎阳,以其为谋主,为玄感献上、中、下三计,即:乘炀帝远在辽东,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使官军进退无路,可举麾一召,其众自降,可不战而擒;关中四塞,天府之国,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据险临之,固当必克,为万全之势;若遂近逐便,先向东都、停顿于坚城之下,胜负则未可知,此乃下计。玄感不纳,说:“你的下计就是我的上计”。领兵进围东都,结果被隋大将宇文述、来护儿等败于阌乡。玄感失败而死,他也被捕。在押送东都途中逃脱,隐姓埋名,于淮阳聚徒教授。不久又逃去,流浪江湖。大业十二年,投奔瓦岗军,说服瓦岗军领袖翟让联合各部义军,壮大义军队伍,以成亡隋大业。使瓦岗军得以迅速发展。是年十月,设计于荥阳(今属河南)大海寺击毙隋将张须陀,义军大捷。由是得到翟让的信任,令其自统一军,号“蒲山公营”。其治军军容整肃,凡号令兵,虽盛夏皆若背负冰雪。他自己衣着朴素,所得金宝皆颁赐部下,由是人为之用。十三年,义军攻破兴洛仓,开仓赈济穷乏,老弱强负,道路不绝。广大农民纷纷参加义军,众至数十万。隋将刘长恭率众来攻,一战破刘长恭部。让于是推密为主,号称魏公。于巩县即位,称元年,建立农民政权。初置官属,义军势力进一步发展,“河南郡县多陷于密”。是年四月,遣隋降裴仁基及原长白山义军首领孟让率二万余人袭隋回洛仓,破之。入东都,纵兵大掠,东都出兵击之,仁基等大败。他自率步骑三万回据洛口仓,大修营堑以攻东都。并发布檄文,历数炀帝十大罪状后说: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因恃兵众将广,没有接受柴孝和西袭长安后再攻东都的上策,连续于东都城外与隋军作战,被流矢所中。乘其病卧之机,隋军乘之,大溃,弃回洛仓,退守洛口。后炀帝命王世充率五万劲卒击之,与战不利,柴孝和溺水死。于洛西与世充大小六十余战,尚不能攻克东都。此时,义军内部有人劝让夺其权,便先发制人,杀死翟让,对瓦岗军起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对长安的李渊麻痹大意,以为“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也。”于是,专攻东都。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弑炀帝后,率十余万军自江都北还。他又奉越王侗之命,以隋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元帅、魏国公的身分与宇文化及相攻。童山之战,为流矢所中。化及军虽被其所败,然瓦岗军也元气大伤。及其欲入东都,闻王世充作难而止。后与王世充交战于北邙山,大败。不久降唐。后欲东山再起,被唐所杀。 李密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邕。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精习经方,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撰有《药录》2卷,已佚。 李密224~287又名宓,一名虔,字令伯,蜀汉犍为武阳 (今彭山县) 人。因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抚养。师事谯周,治 《春秋左氏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蜀汉时,历任州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蜀亡,拒州郡之命,奉养祖母,教授生徒。西晋武帝立太子,征为洗马,上《陈情表》 固辞。武帝嘉其诚恳,赐奴婢工人,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祖母刘氏卒后出仕,先后任洗马、温令、汉中太守等官。不曲意权势,赋诗忤旨,免官。著述仅《陈情表》流传至今。 李密582—618隋末瓦岗军首领。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隋朝名将、上柱国李宽之子。613年,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被捕,在押送高阳途中逃脱。616年,投奔瓦岗起义军,辅助翟让,联合附近各部起义军,并设计在荥阳大海寺击杀隋朝悍将张须陀,从此名声大振。翟让分一支军队归李密指挥,号“蒲山公营”。次年取得全军领导权,建立政权,号称魏公,年号永平。大量起用隋朝降官降将,并杀害翟让,引起部下不满。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后,率十余万禁军西归长安,李密与其决战,受到重创。王世充乘机袭击,李密大败,率残部两万余人归顺李渊。不久密谋叛唐,被杀。 李密582—618隋末瓦岗军首领。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出身权贵,因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被捕,旋即在押送途中逃脱,投奔瓦岗军。劝说翟让联合附近其他义军,继在荥阳大海寺设伏,击杀隋将张须陀。次年获瓦岗军领导权,称魏公。他大量任用隋降官降将,杀害翟让,致使将士离心。永平二年(618年)东击宇文化及时,遣人朝见隋越王侗,受封官爵。后败于王世充,遂降唐。不久因反唐被杀。 李密582~618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策略。初为隋炀帝宿卫。大业十二年(616年)投奔瓦岗起义军,得翟让信任, 自统一军,号蒲山公营。次年,攻克兴洛仓,开仓散粮。继歼灭隋将刘长恭部,众至10万,被推为全军领袖。于巩(今河南巩县)南设坛即位,称魏公,年号永平。后为王世充所败,降唐。不久,唐高祖命他领兵往黎阳招集旧部,他又乘机反唐,在陆浑(今河南嵩县)与唐军激战死。他素得民心,死后器者多呕血。 李密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父早亡,母何氏改嫁,李密被其祖母刘氏收养。历任蜀国州从事、尚书郎等职。泰始三年(267),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李密为此上《陈情事表》。武帝览表感动,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陈情事表》中,李密陈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暂时不能应诏的苦衷,把处境和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写得婉转凄恻。文章的语言尤具特色。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象生动,词意真切,传为千古名句。另著有《述理论》十篇,已佚。 ☚ 嵇康 钟会 ☛ 上《陈情表》 ☚ 《左传》癖 上《陈情表》 ☛ 李密224~287Li Miman of letters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Works: Presenting the Circumstances,etc. 李密224—287西晋官员。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少仕蜀为郎。父早亡,母再嫁,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武帝征为太子洗马,上《陈情表》固辞。刘氏死,方至京师洛阳。曾任洗马、温令、汉中太守等官。 李密582—618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上柱国、蒲山公李宽子。多策略。初为隋炀帝宿卫,告病去职,励志读书。杨素见之颇为敬重,令子玄感倾心结交。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因玄感不用其策而败。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投奔瓦岗起义军,游说翟让,设计在荥阳大海寺击杀隋将张须陀,得翟让信任,自统一军,号蒲山公营。次年,攻克兴洛仓,开仓散粮。继歼灭隋将刘长恭部,众至十万,被推为全军领袖。于巩(今河南巩县)南设坛即位,称魏公,年号永平。发布檄文,列举隋炀帝罪状,击溃隋将王世充所率东都兵,进据金墉城。以精兵继攻克河南大部郡县,李文相、郝孝德、赵君德等起义军都来归附。永平二年(公元618年), 东击宇文化及,迫化及军大部瓦解归降。后为王世充所败,降唐。不久,唐高祖命他领兵往黎阳招集旧部,他又乘机反唐,在陆浑(今河南嵩县),与唐军激战死。他素得民心,死后哭者多呕血。 李密582—618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陕西西安)人。曾祖李弼,西魏八柱国之一。父宽,隋上柱国,蒲山郡公。父死袭爵。大业九年(613),从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被捕,后逃亡。十二年,加入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游说河南各地小股起义军归附瓦岗军,成效显著,并设计击杀进犯瓦岗军的隋军悍将张须陀。受到翟让的信任, 自统一军,号薄山公营。十三年初,瓦岗军攻取洛口仓,声威大震。他称魏公于洛口,改元永平,成为瓦岗军首领,发布讨隋檄文,并向东都进攻,取得节节胜利。被各路义军拥为盟主。但瓦岗军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分裂,他杀掉翟让,削弱了自己的战斗力。在宇文化及和王世充两面夹击下,曾一度向洛阳城中的隋皇泰帝杨侗称臣。唐武德元年(618)九月,他战胜宇文化及后,麻痹轻敌,为王世充击败,率残部西入关中降唐。不久,又叛唐东走,至熊耳山(河南宣阳南),为唐军击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