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宗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宗仁1890—1969

广西桂林人
同盟会员,国民党员。国民党桂系首脑。曾任广西绥靖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行营主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等职。1949年1月任代总统。同年12月去美国。1965年7月从海外回到北京。在北京病逝。著有《李宗仁回忆录》。
字:德邻
雅号:猛仔

李宗仁1890-1969

政治活动家。字德邻,广西佳林人。原系国民党桂系领导人。广西陆军学堂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护国、护法军。北伐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江左军总指挥、第三路军总指挥、西征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失败后,在广西南宁成立“护党救国军”,任总司令。1930年与阎锡山、冯玉祥等联合反蒋(介石),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指挥台儿庄战役获胜。1943年9月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1946年9月改称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主任,曾参与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1948年4月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任代总统,12月去美国。长期居住在美国。1965年7月20日回到北京,发表声明,拥护共产党,呼吁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回到祖国怀抱。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病逝。

李宗仁

李宗仁将军传
李宗仁与白崇禧
李宗仁、白崇禧两将军
从镇南关到山海关
虎镇徐州的李宗仁将军
李宗仁将军传
中外人士心目中之李宗仁先生
张公达
罗飞鹏
刘君烈
李宗仁
杨君杰
赵轶琳
长沙上海书店印行1册
建国书店1938年版82页
1938年印行
民团周刊社1938年版34页
战时出版社1938年版64页
上海大时代书局1938年版77页
北辰出版社1948年版38页
论李宗仁与中美反动派
第一任副总统李宗仁先生传
李宗仁归来
怀乡
李家骏
顾笑言
(香港)宇宙书局1948年版66页
吼声书局发行72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53页

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口述 唐德
刚撰写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版(2册)
1052页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回首话当年
程思远
李宗仁口述 唐德
刚整理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213页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35页
李宗仁
李宗仁略传
王兴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中央日报1948年4月30日
访张发奎、李宗仁
和李宗仁一夕长谈
张自忠、李宗仁与台儿庄大捷
我与中国——李宗仁先生回忆录
卜少夫
赵荣声
郭学虞
*联合报1962年1月22日
人民政协报1984年5月10日
*传记文学1977年31卷5期
学术论坛1980年1期—1981年1期
一份为文献所未载的史料——《李宗仁先生晚
年》
董一博文史通讯1981年1期
李宗仁(1891-1969)关国煊 于翔麟*传记文学1983年42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6册第87页
新桂系李宗仁在玉林发家浅论——桂系军阀史
研究之一
罗重实玉林师专学报1984年1期
李宗仁、唐生智之战
李宗仁起家经过
从南京出走到飞往美国
新桂系崛起初期李宗仁、黄绍竑的矛盾
《李宗仁回忆录》的补充注释
薛谋成
尹承纲
李宗仁
张贯之
党史研究1985年5期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104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19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第36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229页
《李宗仁回忆录》的若干史实的订正
坐镇故都的名将李宗仁上将访问记
李宗仁
沈元加
汉屏
陈继馨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240页
中国名将录第1辑第13页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399页
李宗仁李静之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20辑第
1页
李宗仁(1890-1969)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56页
李宗仁(1891-1969)
李副总统
李宗仁三次来北京
李宗仁出主北平行营的前前后后
李宗仁
李宗仁
李宗仁代理总统的前前后后
李宗仁与武汉保卫战
李宗仁
李宗仁(1890-1969)
李宗仁
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
李宗仁这个人
张敏孝
傅润华
程思远
尹冰彦
广西统计局
厂 民
黄绍竑
程思远
坦荡荡斋
戴晋新
余牧人
蒋叔良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74页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7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3辑第65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115页
古今广西旅桂人名鉴(广西部分)第25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12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60辑第20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8辑第1页
现代中国名人外史第296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7册第60页
党国名人传第80页
党国伟人轶事第81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第214页
*潘公展先生言论选集第295页

李宗仁

我与李宗仁李秀文口述谭
明整理
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261页
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口述唐德
刚撰写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783页,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册
李宗仁在老河口
李宗仁的一生
末代总统李宗仁
蒋介石和李宗仁
我与李宗仁续集
汤礼春
申晓云李静元
苏继树
郭彬尉
李秀文口述谭
明整理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116页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21页
接力出版社1994年版199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74页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175页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与桂系
桂系元戎:李宗仁
毛泽东与李宗仁
李宗仁归来
程思远
申晓云编
申晓云
高建中
顾笑言等
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205页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385页
兰卅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63页
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415页
长春日报1979年11月10、13、17、20、24、
27日,12月1、4、8、11日,春风1980年
1—6期
李宗仁二三事
李宗仁与杜斌承(上、下)
和祖父李宗仁在美国的日子
杨春曦
尹冰彦
李雷诗著卢存学
团结报1986年2月1日
团结报1986年5月3、10日
团结报1987年6月6、13、20日
他在离开大陆前做的一件好事——李宗仁先生
轶事
陈修良团结报1987年8月15日
李秀文与李宗仁
李宗仁晚年的新夫人
李宗仁与文化人
李宗仁论纲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70)李宗
仁应改标为(1891—1969)
可之
闻思
戴子腾
李静之
王学庄
团结报1987年9月26日
联合时报1988年7月22日
华声报1990年9月11日
民国档案1986年1期
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浅议李、黄、白到李、白、黄的合作
归来之后——忆我同李宗仁共同生活的三年
李宗仁逼蒋抗日的历史作用应予充分肯定
台;庄庄:大战中李宗仁将军——纪念台儿庄大捷
五十周年
俞德华
王曦
张梅玲
崔本廷等
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1期
中外妇女1987年4期
探索1987年4期
枣庄师专学报1988年1期
李宗仁和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和郭德洁的婚事
再论李宗仁的抗战思想
当时,我与李宗仁、白崇禧先生在一起
李代总统和他的原配夫人
李宗仁与一九四九年国共和谈
李宗仁离开湖北前后
略论蒋介石与李宗仁的第一次合作与分裂
戎马倥偬伴相知——记李宗仁、郭德洁夫妇
国民党桂系见闻录——读《李宗仁回忆录》后记
略论蒋介石与李宗仁的第二次合作与分裂
论李宗仁统一广西
牵宗仁拒绝《国内和平协守》原因探析
钟绍思
陈雄权
曾成贵
程思远
金春华
孙礼明
尹冰彦
黄燕清
李晚成
黄启汉
黄燕清
张凝
曹裕文
广西社会科学1988年1期
广西文学1988年2期
学术论坛1988年4期
中华英烈1988年5期
文艺生活1988年8期
江西大学学报1989年3期
春秋1989年4、5期
上海大学学报1989年5期
现代家庭1989年10期
学术论坛1990年1、3、5、6期
上海大学学报1990年5期
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1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1期

李宗仁白崇禧和谈前与中共的接触
关于李宗仁在西安事变中一则通电的人数和日
期的考订
黄启汉原作
朱德新
*传记文学1992年61卷1期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2年2期
略论李宗仁、黄绍纮统一广西的进步意义
抗战初期李宗仁将桂系兵工厂交中央接办始末
传统政治心理制约与李宗仁拒签国内和平协定
李宗仁军事思想论纲
台儿庄战役与李宗仁的军事指挥艺术
论李宗仁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及其根源
阎锡山李宗仁蒋介石之间——阎锡山出任行政
院长的前前后后
阳庆平
陆大钺
季云飞
鄢慕先
徐金成
曹裕文
贾文波
社会科学家1992年5期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3年1期
学术论坛1993年4期
军事历史1993年5期
齐鲁学刊1994年5期
学术论坛1994年5期
*传记文学1994年65卷6期
试论李宗仁与蒋介石
李宗仁去国赴美前后与蒋介石之间的往来函电
已故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宗仁百年诞辰纪念会
在桂林举行
谢永雄
陶希圣
李方诗等主编
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3期
*传记文学1999年75卷2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169页
纪念人物:爱国民主人士李宗仁《李宗仁归来》
画册出版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17页
李宗仁(1890—1969)
“共产党是不会忘记你的”——毛泽东与李宗仁
李宗仁
李宗仁
“代总统”李宗仁的回归
范济国
关登瀛
李静之
朱金元 陈祖恩
完颜绍元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122页
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256页
民国人物传(七)第128页
民国十将领第1页
民国军政要人归宿第179页,民国军界名
流归宿第49页
新桂系领袖李宗仁
漓邕寒霜——争取李宗仁、白崇禧始末
李宗仁(1890—1969)
李宗仁(1891—1969)
落叶归根——李宗仁返回祖国之谜
申晓云
李 爽等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何虎生 潘明忠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2卷第50页
百万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纪实第1039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30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347页
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上)第22页
李宗仁(1891—1969)
李宗仁(1891—1969)
陈予欢编著
京 声 溪 泉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482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187页

李宗仁1891——1969

字德鄰,廣西臨桂人,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 生。青少年時在家鄉半耕半讀。1908年冬,考入廣西陸軍小學堂。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陸小改為陸軍速成學校,仍留校學習。1913年秋畢業,入南寧將校講習所,任准尉見習官,少尉、中尉隊副。1916年討袁護國時,入滇軍第四師任排長; 後轉入護國軍第六軍 (桂軍),仍任排長; 6月隨軍參加討龍 (濟光) 戰争,任連長。1917年秋,護法戰争時,隨粤桂聯軍入湘作戰。1918年任廣東陸軍第二軍營長。1921年升統領。不久接受粤軍總司令陳炯明改編,任粤桂邊防軍第三路司令。1922年粤桂邊防軍第三路改稱廣西自治軍第二路軍,任總司令;9月又改爲廣西陸軍第五獨立旅,仍任旅長。1923年秋,獨立旅改為廣西定桂軍; 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4年成立定桂討賊聯軍司令部,任總指揮; 11月成立廣西全省綏靖督辦處,任督辦,兼廣西陸軍第一軍軍長。1926年1月,任國民黨廣西省黨部第一届監察委員,當選爲國民黨第二届候補中央監察委員; 3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1927年3月,任武漢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 7月任廣西省政府委員,兼安徽省政府軍事廳廳長。寧漢分裂後,任北伐軍第三路總指揮; 9月寧漢合作後,任國民黨中央特别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委員和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1928年3月,蔣介石任命爲武漢政治分會主席; 4月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 10月南京國民政府改組,任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參議院院長。1929年1月,任建設委員會委員; 3月因與蔣介石争奪湖南地盤,被免本兼各職,並被開除黨籍; 6月出走香港; 10月重返廣西,汪精衛任命為護黨救國軍總司令。1930年春,閻 (鍚山)、馮 (玉祥) 聯合反蔣,李通電響應,被推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張 (發奎)、桂軍改編爲第一方面軍,李兼總司令; 其後在北平組織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成立國民政府,被推爲委員;同年9月,與白崇禧等成立革命同志會,自任中央常務理事。1931年5月,陳濟棠在廣州反蔣,李通電響應,並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執監委員會非常會議,成立反蔣國民政府,任非常會議和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常委。桂軍被編爲第四集團軍後,任總司令,並將廣西革命同志會改組爲三民主義革命同志會,自任會長。九一八事變發生後; 11月恢復黨籍; 12月國民黨四届一中全會選爲中央監察委員,任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常務委員。1933年2月,又組織西南國防委員,任委員,1935年1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五届中央監察委員。1936年兩廣軍隊改稱中華民國國民革命抗日救國軍,任副司令; 7月任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 9月國民政府任命爲廣西綏靖主任。1937年8月,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38年1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 同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兼安徽省保衛司令; 9月派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務委員,免安徽政府委員兼主席; 10月免安徽省保安司令。1943年9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漢中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和第十戰區。1945年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9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北平行營主任。1946年9月,改稱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營主任。1948年4月,當選爲副總統。1949年1月,代行總統職權; 10月去重慶; 11月赴香港; 12月赴美國,寓居紐約城郊。1954年3月,被臺灣第一届“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免去“副總統”職務。1965年7月20日回北京。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8歲。1980年有《李宗仁回憶録》出版。

李宗仁

 爱国人士。字德邻,广西桂林人,为桂系军阀首脑。广西陆军学堂毕业,曾任广西绥靖处督办。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曾组织指挥对日寇的台儿庄大战。1945年后任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辕主任。曾和蒋介石一起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8年4月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任代总统,12月去美国。1965年7月声明投向祖国,回到北京,这一爱国举动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病逝。
李宗仁

157 李宗仁1891—1969

中华民国副总统。字德邻。广西桂林人。早年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1910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1928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院长、国民党武汉政府分会主席。后参加新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司令、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主席及保安司令。1938年组织指挥台儿庄保卫战,取得胜利。1946年参与内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副总统。同年12月与程潜等倡导国共和谈,要求总统蒋介石下野。1949年1月任代总统,并电邀李济深等策进和平运动。5月,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后去美就医。1965年回到北京,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69年1月30日病逝。有 《李宗仁回忆录》行世。

☚ 李大钊   杨虎城 ☛

李宗仁

149 李宗仁1890—1969

军事家。广西桂林人,字德邻。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次年毕业任将校讲习所军官。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1923年10月,加入国民党。1925年秋,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1926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负责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南宁分校。7月,率部参加北伐,转战湘鄂赣皖数省,直捣金陵城下,屡立战功。1927年4月,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8年1月,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参加第二次北伐。自1929年3月,举兵反蒋,进行了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联合陈济棠反蒋等,均失败。1932年4月,任广西绥靖主任。1935年4月,国民政府授与一级上将军衔。1937年10月,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徐海会战。台儿庄战役,取得歼灭日军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5月率部转鄂,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等。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行营主任,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8年,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次年1月,任代总统。派出以张治中为首的和谈代表团,最后又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11月,以就医为名飞香港转美国。1965年7月,冲破险阻回归祖国大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9年1月,因肺炎在北京逝世。撰有《焦土抗战论》、《李宗仁回忆录》。

☚ 杨杰   张治中 ☛
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Li Zongren

国民党桂系军阀首领。字德邻。广西桂林人。早年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6年参加护国军,后投桂系军阀陆荣廷部。1917年护法战争时参加粤桂联军, 1921年任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司令, 次年改称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1923年3月与广东革命政府建立了联系, 同年底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奉孙中山命, 任广西全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长。1925年与黄绍竑、白崇禧一起率部击败旧桂系沈鸿英部,从而统一广西,开始了新桂系在广西的统治。1926年1月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3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曾指挥汨罗江、贺胜桥之战及武昌攻城战。1927年3月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协助蒋介石 “清党”。1928年2月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随后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等一起指挥了北伐张作霖的战争。同年10月, 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院长。1929年蒋桂矛盾激化,被国民党“三大”以“拒绝裁军”之由开除党籍。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发表反蒋通电,失败后出走香港。后重返广西任护党救国军南路总司令, 与蒋、粤军交战再次失败。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任反蒋的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失败后退守南宁。1931年5月,又与陈济棠在广州联衔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九一八事变后,被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恢复了党籍。1936年发动抗日反蒋的“六·一”事变,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总司令,倡导焦土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1938年3、4月间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徐州失守后,督师转战于鄂北、豫南,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游击基地,与日军周旋。1943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 负责指挥第一、第五和第十战区。抗战胜利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1948年4月当选为南京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引退后,代总统职权。同年底,借口出国疗疾,携眷旅美。1954年被蒋介石免去副总统职务。1955年在美国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建议。1965年7月冲破重重险阻,偕妻回到祖国,希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声明 “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欢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病逝。

☚ 阎锡山   二次北伐 ☛
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Lizongren

字德邻。广西桂林人。生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8月13日。早年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升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参加过护国战争及护法战争。曾任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司令,定桂军总指挥。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1928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院长、国民党武汉政治分会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组织指挥台儿庄保卫战。1946年参与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8年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后代总统,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和谈,以图实现南北“隔江分治”的局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后飞往广州。同年12月经香港赴美国。1965年7月,冲破重重阻力回到北京,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著有《李宗仁回忆录》。

☚ 李大钊   张自忠 ☛

李宗仁

广西陆军学堂毕业,曾任广西绥靖处督办。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西征军总指挥、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追随蒋介石发动内战,1948年任国民政府副总统。1949年任代总统,当年去美国。1965年7月回北京,发表声明为完成国家统一作有用的贡献。参见“历史”中的“李宗仁”。


李宗仁1890—1969

国民党桂系首领。字德邻,广西桂林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成为国民党桂系首脑。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军长、第4集团军总司令、第5战区司令长官、北平行辕主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代总统。曾和蒋介石一起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9年12月去美国。1965年6月回到北京。1969年在北京病逝。参见“军事”中的“李宗仁”。

李宗仁1890~1969

原国民党桂系首脑。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字德邻,广西临桂人。广西陆军学堂毕业。曾任广西绥靖处督办。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军长、第3路军总指挥、第4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在台儿庄会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日军万余人,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忱。1945年后任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辕主任。和蒋介石一起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8年4月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任代总统,12月去美国。1965年7月声明投向人民,毅然回归祖国。1969年1月30日病逝北京。

李宗仁1891—1969

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秋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1916年5月入滇军,后转入桂系护国军。1921年利用军阀混战之机,争取了十多个连队;退到六万大山的玉林地区,成立“广西自治军”, 自任司令。1924年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等部成立“定桂讨贼联军”,任总指挥。到1925年秋统一了广西,成为广西桂系军阀首脑。这时参加中国国民党。1926年7月率部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转战湘、鄂、赣、皖等省。曾任安徽省政府主席、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27年曾参加蒋介石反共大屠杀。8月又和白崇禧、何应钦逼迫蒋介石下野。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时,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参加了蒋介石的第二期北伐,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1929年发动反蒋战争。失败后继续盘据广西,与蒋对立。1930年4月参加冯玉祥、阎锡山的反蒋中原大战,任“中华民国陆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失败后,1931年5月又联合粤系陈济棠反蒋,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12月和胡汉民、陈济棠逼迫蒋介石第二次下野。1932年1月蒋介石再次上台后,先后任广西绥靖主任、第五路军总指挥等。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指挥一、五、十等三个战区。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行营主任。1948年4月后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全国解放前夕由香港转美国。新中国建立后,派程思远五次到北京,准备回归祖国。1965年6月从美国绕道欧洲,于7月20日到达北京。1969年1月在北京逝世。

李宗仁

李宗仁

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891年8月13日生。1908年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广西陆军小学改为陆军速成学堂,被编为第二队步科。1913年秋毕业后,进南宁将校讲习所,曾任见习官、队附。1915年春应聘在桂林省模范小学任高级班军训教官。同年12月入林虎为总司令的护国军第六军,参加护国讨袁战争,任排长。此后又先后参加了讨伐龙济光、护法战争、粤桂战争。历任连长、营长、粤桂第一路边防军帮统、统领。1921年6月任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司令。1922年自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1923年春,任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旅旅长,5月被北京政府任为桂林镇守使。11月任定桂军总指挥,与黄绍竑之讨贼军联合讨伐其他各部。1924年夏击败陆荣廷部,7月任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11月兼任广西善后督办,同月改任广西绥靖处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1925年先将沈鸿英部逐出广西,后将唐继尧赶回云南,统一广西。1925年9月21日选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26年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3月24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7月率部参加北伐,先后任中央军右纵队指挥官、攻城军司令官,指挥了汨罗江及武汉战役。后调任江西作战。1927年初兼任江左军总指挥。3月11日任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及军事委员会委员。4月5日任第一集团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后任第三路军总指挥。7月25日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及军事厅厅长。8月与何应钦共同策应将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击败。10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西征军第三路总指挥、西征讨伐唐生智。1928年3月任中央政治会议武汉政治分会主席。5月16日特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10月24日特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929年1月28日特任国军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及编组部主任。2月5日兼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被罢免本兼各职,桂系失败后去香港。10月回广西,后在南宁成立“护党救国军”,自任总司令,与冯玉祥、阎锡山南北遥相呼应反对蒋介石。1930年3月派代表到北平参加反蒋各派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15日被推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9月1日推选为北平“扩大会议”国民政府委员。中原大战爆发后率部入湘作战,后兵败撤回广西。1931年5月反蒋各派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执临委员非常会议,被选任“非常会议”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及军事委员会委员。6月2日任该政府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1932年1月6日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月28日选任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3月兼任南宁绥靖公署主任,4月兼任第九路军总指挥,6月任驻广西军队总司令。1934年指挥第四集团军追堵长征红军。1935年4月2日任陆军一级上将。同年12月31日兼任湘桂黔边区“剿匪”总司令。1936年两广事变后,曾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事变和平解决后,7月13日特派为广西绥靖公署主任,7月25日特派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37年2月任第五路军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出桂作战。1937年9月19日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26日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1938年3月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后曾任第一预备军司令长官、第五战区游击部队总指挥。1945年2月10日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营主任,同年9月1日任北平行营主任。1948年4月29日竞选为副总统,5月20日就职。1949年1月21日因蒋介石下野而代行总统。不久兼任中国国民党非常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0月20日因病离职。后去香港。12月赴美国。1954年3月10日台湾“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投票罢免副总统。1965年7月18日离美经欧洲回国。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病逝。在中国国民党内,李宗仁曾是第四、五、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常务委员。主要著作有 《李宗仁回忆录》。

☚ 李定   李宗仁 ☛

李宗仁

李宗仁

台湾台南人,1934年8月29日生。台湾大学毕业,日本东京大学政治学硕士、法律博士。1970年返台后,先后任法务部专员、科长,台湾清华大学、中央警官学校教授等职。1980年当选为台湾当局“增额立法委员”,1983年、1986年、1989年三次竞选连任。曾任国民党“立法院”党部常委、副书记长,1989年3月升任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0年10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司法委员会委员长。1992年3月任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年4月免职。1988年7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三届候补中央委员,1993年8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四届候补中央委员。1999年8月被聘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 李宗仁   李宗正 ☛
000033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