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大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大亮586—644

唐雍州泾阳(今属陕西)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为行军兵曹,从庞玉守东都。寻被李密战败,降之。后归唐,授土门令。时胡人常寇境,他众少不敌,遂单骑至敌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胡人相率来降。因超拜金州总管府司马。王世充派军据襄阳,诏其安抚樊、邓等州,以图进取。他进兵击之,下十余城。高祖下书劳勉,迁安州刺史。复使徇广州。至九江,以计俘辅公祏将张善安,败辅公祏子猷州。迁越州都督。贞观初,历凉州都督、西北道安抚大使。八年(634年),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讨吐谷浑,遇敌于蜀浑山(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北),大战,破之。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进爵为公,拜右卫大将军。十八年,遇疾,太宗新为调药。临终上表,请停辽东之役。死之日,家无珠玉可以为唅。生前鞠亲戚遗孤,待之如子者十五人。太宗为之举哀。陪葬昭陵。

李大亮

李大亮

唐将领。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后徙泾阳 (今陕西泾阳县境)。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唐高祖入关,授土门令。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分化少数民族起义有功,擢金州总管府司马。累迁安州刺史、越州都督。贞观初,徙交州,加封武阳县男,召拜太府卿,出为凉州都督。其时,突厥败亡,帝以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绥振各部。八年(634),为剑南道巡省大使,讨吐谷浑,以其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大总管李靖出北路,涉青海,历河源,战于蜀浑山,大破之,俘其王。进爵为公,拜右卫大将军,兼工部尚书。卒,谥曰懿。

☚ 李道宗   侯君集 ☛

李大亮586~644

唐代将领。泾阳(今属陕西)人。有文武才略。高祖入关,授土门令。屡有功,累迁金州总管府司马、安州刺史、越州都督、凉州都督。后任剑南道行省大使,以功进爵武阳公,拜右卫大将军,兼右卫率、工部尚书,宿卫两宫。

李大亮

李大亮584~644li daliang

唐雍州泾阳(今泾阳县)人。父李充节为隋朔州总管、武阳县公。大亮文武双全。隋末任韩国公庞玉行军兵曹。李密攻打东都洛阳,庞玉战败,大亮被俘,同僚百余人被杀。李密部将张弼惊其胆识,说服李密释放大亮。唐兵入关后,授土门(今富平县)令。劝谕垦耕,消弭匪患。后胡人侵犯边境,单骑会胡帅,胡人来降者千余人,县境安宁。李渊遂升大亮为金州(今安康市)总管府司马。时王世充侄王弘烈占据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高祖令大亮安抚樊、邓二州,以图进取。克十余城,迁为安州(今河北安新县)刺史,受命攻广州(今广东广州市)东。率军行至九江(今江西九江市),正遇辅公祏叛乱,智擒其部将张善安。辅公祏兵围猷州(今安徽泾县西),刺史左难当环城自守。大亮率兵进援,大破叛军,升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都督。贞观元年(627)转任交州(今越南河内一带)都督,封爵武阳县男。旋拜太府卿,任凉州(今甘肃、宁夏和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都督。游牧民族因乱内迁,太宗命其为西北道安抚大使,管理各部。贞观八年(634),为剑南道巡省大使,激浊扬清,时誉很高。后与李靖等合击吐谷浑,大胜,功晋公爵,后拜左卫大将军。贞观十七年(643)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大亮领太子右卫率、工部尚书,身兼三职,守卫两宫。贞观十八年(664),太宗巡幸洛阳,令房玄龄主持政务。不久,患重疾。临终上表,停止辽东之战,重视关中之地,表成即终。太宗闻讯,废朝三日,追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懿。陪葬昭陵。

☚ 李三合   李子敬 ☛
李大亮

李大亮585~644

陇西狄道 (今临洮)人。魏度支尚书李琰曾孙。后徙泾阳,故又为泾阳人。有文武才略。李渊入关,任为土门令,扶持贫弱,劝以垦田。单骑赴营,说降群胡,迁金州总管府司马。攻王世充部,连下樊、邓十余城,迁安州刺史。又进兵广州,解猷州围,迁越州都督。贞观初年,转交州都督,封武阳县男。出为凉州都督,有惠政。太宗报书称 “有臣如此,朕何忧”。贞观八年(634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与李靖出北路,涉青海,历河源,大败吐谷浑,进爵为公,拜右卫大将军,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兼三职,宿卫两宫。位处显赫,恭俭自持。抚养遗孤,视若亲子。临终,上表请罢征辽东之役。卒后, 谥曰 “懿”, 陪葬昭陵。

☚ 令狐德棻   李世民 ☛

李大亮

京兆泾阳 (今陕西泾阳)人。隋末为庞玉行军兵曹,为李密所擒。投唐,授土门(今陕西富平)令。招亡散、劝垦田。擢金州 (今陕西安康)总管府司马。以讨擒辅公祏将张善安,迁越州(今浙江绍兴) 都督。贞观年间召为太府卿,复出为凉州(今甘肃武威)都督。受诏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安抚突厥。贞观八年(633)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又为河东道行军总管,随李靖出北道讨吐谷浑。以功拜右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率、工部尚书,宿卫两宫。病卒,年五十九。谥曰懿,陪葬昭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