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嗣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嗣昭? —921五代时后唐大将。汾州太谷(今山西太谷)人。本姓韩,字益光。初名进通,后更名嗣昭。为李克用之弟克柔养子。身短小,有胆识。少从征伐,精练军机。乾宁初,援王珂,败王珙军于猗氏,擒李璠等。四年(897年),败汴军于胡壁堡,擒汴将滑礼,授检校仆射。光化元年(898年),与汴将丁会战于含山,掳其将一人,斩首三千,取泽州,为蕃汉马步行营都将。二年,攻取潞州。三年,出师邢、洺,以援刘仁恭。于沙河击败汴军,擒其将胡礼,下洺州。寻为朱温所败,弃城逃走。天复元年(901年),汴军大举击晋,围太原,他每日选精骑袭汴军,左俘右斩,或燔或击。汴军疲于奔命,又逢雨季,退师,遂复取汾州。六月,攻慈、隰二州,降其刺史唐礼、张环。十一月,出师攻晋、绛,战平阳,擒汴将王友通。二年,攻蒲县,遇敌十万,败走,慈、隰、汾复陷于汴军。克用惧,欲召诸将出保云州,存信等则劝其奔契丹。他力排众议,昼夜分兵四出,斩将搴旗,汴军保守不暇,退师。复取汾、慈、隰。天祐三年(906年),与周德威攻下潞州,丁会降。授昭义军节度使。四年,汴将李思安将兵十万攻潞州,筑夹城围潞,梁沟高垒,行路断绝,他抚慰士众,登城拒守。朱温遣使招降,他斩使者,闭城拒守。五年,唐庄宗破夹城。是时,城内士民饿死大半,农田荒芜。他缓法宽租,劝农耕织,一二年间基本恢复。胡柳之战,晋军败,周德威死,庄宗惧,欲还师临濮,他谏曰:“汴军已败,旦暮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宜以轻骑扰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庄宗依其计,遂大败汴军,俘斩三万级,重振军威。十九年,庄宗被契丹军围于望都,他以三百骑冲出重围,救出庄宗。同年,与张文礼战于镇州,被镇军射中脑,拔箭射杀一人。回营而卒。 李嗣昭?~921五代后康将领。字益光,小字进通,本姓韩,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积功甚著,节制泽潞,官至侍中、中书令。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庄宗亲征张文礼于镇州,契丹兵30万骤至,庄宗被围数十重,嗣昭率300劲骑突入重围,救出庄宗。复迁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攻真定,以奇兵击敌于九门,流矢中脑而卒。 李嗣昭?—922五代时李克用及李存勖部将领。字益光。本姓韩,小名进通,汾州太谷县(今山西太谷)民家子。被李克用弟代州刺史李克柔收养为子。精悍有胆略,少从克用征战,为衙内指挥使。唐乾宁四年(897),改衙内都将,率军援河内,败朱温汴军于胡壁堡,加检校仆射。后取潞州、洛州等皆有战功。天复二年(902),以汴军围攻太原,城危,昼夜分兵出击,逼使汴军解围而去,乘胜,复汾、慈、隰等州。天祐三年(906),出任昭义军节度使(治今山西长治)。次年六月,潞州为汴将李思安兵10万围攻。抚循士众,拒守逾年,及李存勖援军至,解围。十五年(918),晋、梁胡柳之战,初晋军败,梁军四五万登无石山,李存勖惧,欲收兵还临濮。他力加劝阻,与军校王建及分兵于土山南北为犄角,待梁军下山,纵军击之,俘斩三万级,晋军复振。十六年,权幽州军府事。十九年(922),从李存勖击契丹于望都,存勖为契丹军所围,他率300骑决围救之。七月,为北面招讨使,统军攻镇州,流矢中脑而卒。随李克用父子征战数十年,节制泽、潞,官自司徒、太保至侍中、中书令。及李存勖即帝位,追赠太师、陇西郡王。 李嗣昭字益光,李克用母弟代州刺史李克柔之假子。乾宁四年(897),为衙内都将,后又权典河中留后事。以善战闻名。天祐三年(906),为昭义节度使。天祐十六年(919),嗣昭代周德威权幽州军府事。十九年(922)攻真定,卒。嗣昭为后唐重臣,节制泽、潞,官自司徒、太保至侍中、中书令,庄宗即位,赠太师、陇西郡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