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可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可及 李可及唐代著名艺人。唐懿宗时宫廷伶官。会作曲,善歌唱,擅长滑稽表演,能编舞蹈。唐苏鹗《杜阳杂编》载: “可及善啭喉舌,于天子前弄眉眼作头脑,连声著词,唱新声曲,须臾间,变态百数不休。是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颇得唐懿宗宠爱,封为威卫将军。僖宗即位,发配岭表而死。曾改编大型女子队舞《四方菩萨蛮队》,演者数百人。同昌公主病死,编导大型悼亡队舞《叹百年》进献,数百人于铺地绸子上起舞,曲调忧伤,动作徐缓。 ☚ 张云容 沈阿翘 ☛ 李可及 李可及唐代宫廷艺人。唐懿宗咸通年间人,生卒年不详。滑稽诙谐,智巧敏捷,独出流辈。曾因表演优戏《三教论衡》,博得懿宗欢爱,赏赐甚厚,并授以环卫员外之职。李可及亦通音律,善歌唱,能创新声,腔调凄婉曲折,京师少年争相模仿,称之为“拍弹”。曾编《叹百年》、《菩萨蛮》等歌舞,深得懿宗欢心,授以都知、都都知、威卫将军等文武官职,宰相曹确力阻,懿宗却信任不衰。僖宗即位,宰相崔彦昭奏逐,死于岭表(治所在今广州)。见唐高择《群居解颐》、《旧唐书·曹确传》。 ☚ 周季崇周季南 刘真 ☛ 李可及 李可及唐代宫廷艺人。擅演参军戏,精通音律,善于唱歌。在懿宗面前,演唱杂曲,腔调凄婉曲折。长安不少少年争相效仿,称为“拍弹”。李曾编有《叹百年》、《菩萨蛮》等歌舞,深得懿宗喜爱。李表演的参军戏《三教论衡》,哄动一时,尽管当时被人评之为“狐媚不稽之词” (高彦林《唐阙史》),但懿宗对李可及仍十分喜爱,不顾宰相曹确力阻,授以都知、威卫将军等文武官职。僖宗时被逐出宫,客死于岭南。 ☚ 米和 史敬约 ☛ 李可及 李可及唐代宫廷艺人。擅演参军戏,精通音律,善于唱歌。在懿宗面前,演唱杂曲,腔调凄婉曲折。长安不少少年争相效仿,称为“拍弹”。李曾编有《叹百年》、《菩萨蛮》等歌舞,深得懿宗喜爱。李表演的参军戏《三教论衡》,哄动一时,尽管当时被人评之为“狐媚不稽之词” (高彦林《唐阙史》),但懿宗对李可及仍十分喜爱,不顾宰相曹确力阻,授以都知、威卫将军等文武官职。僖宗时被逐出宫,客死于岭南。 ☚ 米和 史敬约 ☛ 李可及 李可及唐代著名的舞蹈家、音乐家、戏剧家。唐懿宗时任宫廷伶官。因他多才多艺,又善奉迎,故深得懿宗赏识,曾被封为威卫将军。唐代苏鹗在《杜阳杂编》中记载:“可及善啭喉舌,于天子前弄眉作头脑,连声著词,唱杂曲,须臾间,变态百数不休。是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他的突出成就还是在舞蹈创作上。他编导了著名的《叹百年队舞》、《菩萨蛮队舞》等,成为中国舞蹈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家之一。《叹百年队舞》是为悼念懿宗女儿同昌公主而作。数十人盛饰珠翠,边歌边舞。动作徐缓,情调哀婉,也杂有表现悲戚欲绝的快节奏舞蹈。《菩萨蛮队舞》是根据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改编而成,舞者高髻金冠,身披缨络。演时宛如群仙下凡,优美异常。这个舞直到宋代还是宫廷乐舞中的保留节目。懿宗死后,僖宗即位。李可及被发配到岭表 (今广东一带),死在那里。 ☚ 公孙大娘 裕容龄 ☛ 李可及 李可及唐朝倖臣。为乐工,有宠于唐懿宗。为其子娶妇,懿宗赐酒两银壶。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两只实心银壶。只要懿宗高兴,即大加赏赐,有时须以官车运载赏赐物。右军中尉西门季玄屡以为言,懿宗不听。咸通十四年 (873) 九月,僖宗籍没其家,将李可及流放于岭南。 ☚ 李玄伯 冯廷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