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公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公朴1902—1946

原籍江苏常州,生于江苏镇江。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九·一八”事变后,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为全国各界救国会领导人之一。曾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即为“七君子事件”。出狱后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武汉创办《全民》周刊,在昆明经办北门书屋。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著有《华北敌后——晋察冀》、《怒涛集》等。
原名:永祥
号:晋祥、仆如
笔名:长啸

李公朴1902—1946

爱国民主人士。江苏常州人。1924年进上海沪江大学读书,1926年到广东参加北伐。1928年留学美国。1932年参与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1934年与艾思奇等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1936年5月,被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11月,同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是为“七君子”之狱。“七七”事变后获释。抗战期间,曾任山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和沈钧儒在武汉创办《全民》周刊。1938年11月访问延安,率领抗战建国教学团到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工作。1940年写成《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出版。同年底由解放区到重庆,后迁居昆明,创办北门书屋和北门出版社,开展争民主、反独裁运动。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被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2月,在重庆较场口召开庆祝政协会议成功的大会上被国民党特务殴伤。同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李公朴

纪念为和平民主而死的李公朴闻一多先生
人民英烈——李公朴闻一多先生遇刺纪实
 正义学社1946年7月版22页
李、闻二烈士纪念委员会1946年8月编印
李闻被害真相
李闻案调查报告书
梁漱溟 周新民1946年版37页
中国民主同盟总部1946年印行37页
李公朴纪念文集
李公朴与闻一多二三事
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真象
李公朴先生印象记
访李公朴先生谈校场口事件
忆李公朴先生
我永远忘不了李先生
李公朴先生访问记
忆李公朴
公朴为民主而死 民主为公朴而生
公朴永远没有死
写在李、闻二先生被刺消息传来之后
追思李公朴先生
哭李公朴
方仲伯
陶希圣
沈醉
方北雁
力扬
力 扬
袁铁羽
力扬
又玄
黄炎培
柳亚子
周建人
陶行知
吴晗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403页
*中央日报1965年5月24日
团结报1982年12月18日
长江日报1983年10月12日
周报1946年25期
萌芽1946年1卷2期
萌芽1946年1卷2期
民主周刊1946年3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吴晗杂文选第
292页,投枪集第176页
哀悼李公朴先生
殉道者李公朴
悼公朴先生
悼李公朴先生
悼李、闻二先生
章伯钧
沈体兰
李维汉
廖承志
西谛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
群众1946年11卷12期,郑振铎文集第3
卷第258页
悼李公朴、闻一多二先生郑振铎民主1946年40期,郑振铎文集第3卷第
258页
李公朴的故事
这是云南人民的光荣——回忆李公朴、闻一多
先生遇害前后
庶民
顾峰
人物1980年1期
云南群众文艺1980年1期
怀念李公朴、闻一多
李公朴与北门书屋
李公朴在昆明
冯素陶
王健
方仲伯
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2期
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3期
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1期

战友李公朴印象记
回忆父亲李公朴殉难经过
为团结、民主而献身的战士——李公朴
李公朴与北门书屋
李公朴、闻一多先生遇难前后
护送李公朴先生赴晋察冀
楚图南
张国男
方仲伯
王吟青
文庄
钟吉龙
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3期
百科知识1980年6期
群众1980年7期
读书1980年8期
青运史研究1981年2期
文史通讯1982年5、6期,山西文史资料第
43辑第142页
李公朴日记 党史研究资料1984年2期
缅怀李公朴先生
怀念李公朴同志
严师与慈父——回忆我的父亲李公朴
李公朴(1900-1946)
李公朴(1900-1946)
洪瀚章
张光年
张国男
云南现代史料丛刊1984年3辑
文汇月刊1984年7期
父母必读1984年12期
上海烈士小传第180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51页
李公朴(1900-1946)
新闻界名人介绍:李公朴(1902-1946)
张敏孝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63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86页
李公朴
李公朴之死
李公朴先生在申报馆的工作
忆李公朴
忆李公朴先生
李公朴在南洋的一次讲演
李公朴
宗志文
郑逸梅
伍康成
方仲伯
安危
梁哲生
朱适
民国人物传第2卷第334页
文苑花絮第15页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45辑第73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86辑第1页
延安文萃(下)第1126页
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第44页
星汉灿烂——《周恩来选集》上卷中的烈士
传略第287页
李公朴莫洛陨落的星辰第32页

李公朴

李公朴:纪念李公朴先生殉难五十周年
血溅金沙、魂招歇浦——纪念李公朴、闻一多殉
难四十周年
王 健主编
顾家干
群言出版社1996年版139页
团结报1986年7月12日
李公朴从“清党”中觉醒
忆姨父李公朴
铁骨铮铮的李公朴
民主曾被无情践踏——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前
吴之光
张则孙
周天度
辛 平
团结报1986年8月2日
人民日报1988年9月29日
团结报1989年12月26日
中华英烈1986年5期
继承先烈遗志,振兴中华大业——纪念李公朴、
闻一多同志殉难四十周年
楚图南群言1986年7期
李公朴、闻一多蒙难真相喻 芳云南文史丛刊1988年2期

李闻惨案档案资料选辑之二 云南档案史料1989年2期
李公朴出生淮安考
永远抱着孩子的殉道者——和李公朴先生在一
起的日子
丁驾龙等
尚 丁
南通师专学报1989年3期
红岩春秋1990年2期
著名爱国民主战士社会活动家李公朴文集出版
著名爱国人士“七君子”之一李公朴《七君子传》
出版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137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156页
李公朴(1902—1946)
李公朴(1900—1946)
黎明前的播火者——记昆明北门书屋的创建人
李公朴
汪 新主编
范济国
豆 晔 豆稚五
中国民主党派名人录第187页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111页
发行家列传(2)第1页
李公朴(1902—1946)
李公朴(1902—1946)
民主猛士长啸行——李公朴(1902—1946)
马洪武等编写
方仲伯 逸 清
吴之光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00页
革命烈士传(八)第139页
常州革命英烈第97页
李公朴

李公朴1900—1946

原籍江苏扬州,生于镇江。九一八事变后,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1936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即“救国会”),被推为负责人之一。同年十一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位著名爱国领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抗战开始时获释。1938年秋,赴延安进行考察,深入华北敌后。写成了长篇报告《华北敌后——晋察冀》(1940年9月,山西太行文化出版社)一书,介绍了这一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运等各方面的情况。他把这一革命根据地作为新中国的“雏型”,寄托着他的希望。作品“务求存真存实”(《后记》),材料丰富、具体,在当时起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1945年在昆明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积极参加争民主、反独裁的爱国斗争。1946年7月11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 李广田   李长之 ☛
李公朴

李公朴1900—1946Li Gongpu

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省民盟支部负责人之一。原名李永祥,号晋祥,后改名为公朴,意即“大众的仆人”。江苏常州人。幼年因家境贫寒,在商店当过学徒。后由其兄帮助,就读于光华大学附中及沪江大学。五四运动时,参加过抵制日货运动。北伐时期,他投笔从戎,由上海到广东参加北伐军。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1928年出国赴美留学。回国后,创办《读书生活》刊物。因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从事抗日救亡宣传,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于1936年11月同时被捕。抗日战争爆发后才被释放出狱。出狱后,在上海创办《全民周刊》,后到武汉与邹韬奋合办《全民抗战》三日刊, 宣传动员全民进行抗战, 并根据周恩来的意见组织民众动员委员会, 任宣传部长、全民通讯社社长。不久, 应阎锡山的邀请,到山西主办民族革命大学。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去延安。在共产党的支持下, 组织抗战教学团到晋察冀边区考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由北方抗日前线转到西南大后方的昆明。1942年夏,在昆明创办北门书屋、北门出版社, 出版进步书籍。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云南支部, 为该支部执行委员。抗战期间著有:《怎样争取胜利》、《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华北敌后——晋、察、冀》等等。抗战胜利后,积极从事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 张澜   闻一多 ☛

李公朴1902—1946

爱国民主人士,原籍江苏武进,生于常州。1945年任民盟中央委员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李公朴

李公朴1902—1946

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原籍江苏扬州,生于镇江。1924年进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了“五卅”爱国运动,在上海学联任工人科长。1926年在广东参加北伐军政治工作。1927年创办“全球通讯社”。1928年赴美国留学,在雷德大学政治系学习,为上海《生活》周刊撰稿。1930年回国后,在上海与史量才合作,推广大众文化普及工作,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业余补习学校。1935年5月与他人合作,组织读书生活社,出版《读书生活》杂志,次年又成立读书生活出版社。在此期间,积极参加组织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5月,被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负责人之一。此年11月23日,与沈钧儒等六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为著名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经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营救,于1937年7月获释。此年12月,在武汉与沈钧儒等人一起创办《全民》周刊,建立全民通讯社总社,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938年冬赴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此后又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考察,写了通讯集《华北敌后——晋察冀》,向国统区人民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斗争。1944年,在昆明创办北门出版社,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次后并被选为民盟中央执委,积极参加组织大后方的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政策。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

☚ 劳工周刊   李次山 ☛

李公朴1902—1946

原名永祥,号晋祥;后改名公朴,号仆如。江苏常州人。早年当学徒、店员。1924年入沪江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北伐开始后,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1928年8月赴美留学。1930年夏毕业后在美和欧洲考察,同年冬回国到上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致力于抗日救亡工作。先后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 《读书生活》半月刊。曾任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执行委员、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常委务员。是1936年11月“七君子事件”的“七君子”之一。1937年7月底出狱后,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和沈钧儒创办《全民》周刊,后和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合并为《全民抗战》周刊。还曾任民族革命大学副校长。1939年曾率抗战建国教学团考察晋察冀边区,写出《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1941年在昆明出版《青年周刊》,创办北门书屋。1944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和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1946年2月10日主持召开了庆祝政协会议成功大会。在国民党制造“较场口事件”中受伤住院。1946年5月回到昆明,不顾国民党特务恐吓威胁,坚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7月11日在昆明街上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