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俊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俊民1905—江苏南通人 李俊民1930—湖南湘乡人 李俊民出版家李俊民 吴 怡等 上海新闻出版1990年9期 共17首 (词)金·李俊民 初雨歇。槐夏绿阴时节。 万里无云天绀滑。一轮光皎洁。 好怕暂高还殁。好怕暂圆还缺。 同是广寒宫里客。相逢无话说。 (词)金·李俊民 频点检。依旧雪肌清减。 似恨海东花使滥。不教么凤探。 休笑诗人冷淡。道尽影疏香暗。 桃杏虽然无藻鉴。承当应不敢。 (词)金·李俊民 偷造化。秀出含章檐下。 为问花中谁可嫁。海棠开已罢。 占了十分闲雅。占了十分潇洒。 若使画工能此画。九方皋相马。 (词)金·李俊民 春一半。留与大家同看。 觅个温柔林下伴。北枝犹未煖。 纵有姮娥照管。可惜罗浮梦短。 断岭不能遮望眼。几时魂却返。 (词)金·李俊民 全不让。占了百花头上。 没个知音人共赏。陶潜无处望。 也有江湖酒量。也有风骚诗将。 休道花前无伎俩。疏狂些子放。 (词)金·李俊民 花谱内。莫作等闲看待。 斗草吴王无可对。有他西子在。 好在一枝竹外。影也教人堪爱。 未免世閒儿女态。折来头上戴。 (词)金·李俊民 昏又晓。蝶梦不栖芳草。 照映琼林人物好。薰香荀令小。 不怕醉时健倒。恐怕醒时花笑。 潘鬓都因愁白了。老人心未老。 (词)金·李俊民 开未彻。先把一枝偷折。 看取黄昏今后别。暗香浮动月。 谁为寻芳时节。误了前村踏雪。 为问花閒能赋客。如何心似铁。 (词)金·李俊民 风渐力。水剪飞花狼籍。 鼎沸笙歌催举白。玉堂金马客。 欢动周人颂德。唤起洛阳春色。 况值日南天道北。老人星拱极。 (词)金·李俊民 谁便道。昨夜雪中开了。 次第不将消息报。探芳人草草。 宜在嫩寒清晓。兴比孤山更好。 篱落逢花须醉倒。惜花人易老。 (词)金·李俊民 金的皪。犹带枝头寒色。 休道北人浑未识。自然梅有格。 初见花时摘索。再见花时狼籍。 诗句眼前拈不出。恼人楼上笛。 (词)金·李俊民 随健步。已过市桥江路。 费尽西湖多少句。暗香留不住。 销得黄昏几度。又是天寒日暮。 枕上吟魂无著处。化为蝴蝶去。 (词)金·李俊民 烟雨晓。梦断池塘春草。 坐上曲生风味好。银杯休厌小。 刚要玉山醉倒。社瓮酿成微笑。 人世闲愁都占了。有情天也老。 (词)金·李俊民 人未晓。古锦囊中诗草。 抹月批风滋味好。气吞云梦小。 要把凤栖惊倒。不学乌台嘲笑。 多少闲愁陶写了。数篇吟可老。 (词)金·李俊民 誇独秀。动把春光泄漏。 谁道江南无所有。一枝先入手。 须是日将月就。那在风飘雨骤。 直待豆秸灰落后。初尝山店酒。 (词)金·李俊民 怀抱恶。犹被暗香著莫。 想在陇头谁领略。一枝分付错。 今夜云窗雾阁。明夜烟村水郭。 纸帐天寒人寂寞。梦回闻雪落。 (词)金·李俊民 多少恨。不见旧时风韵。 浪蕊浮花都懒问。江头春有信。 誇甚寿阳妆镜。说甚扬州诗兴。 云破月来堪弄影。世閒无此景。 共3首 (词)金·李俊民 太行千里政声扬。 问何处、是黄堂。 遗爱几时忘。 试听取、人歌召棠。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 三万六千场。 但暮暮、朝朝醉乡。 (词)金·李俊民 区区州县肯徒劳。 谁得似、卯金刀。 一笑醉蟠桃。 问何处、仙山可巢。 两朝人物,积年阴德,心力过萧曹。 门户便须高。 看今后、君家凤毛。 (词)金·李俊民 燕山勋烈有馀光。 问丹桂、几枝芳。 阴德后来昌。 但教子、应须义方。 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 何处是仙乡。 这日月、闲中最长。 共2首 (词)金·李俊民 题桥志气,沉碑勋业,不在著鞭人后。 浮云富贵转头空,似一梦、南柯太守。 辋川别墅,平泉小隐,此计地长天久。 金章还肯换蓑衣,买陂塘、旋栽杨柳。 (词)金·李俊民 岁方值卯,斗方指卯,卯月月圆时候。 大家来把卯时杯,共与个、卯金为寿。 一杯寿酒,一杯贵酒,更有一杯富酒。 一杯留得贺添丁,见积善之家有后。 共2首 (词)金·李俊民 一朝衣锦归来,高门不负于公望。 恍然如旧,黄流万里,太行千丈。 只比当时,添些气势,减些风浪。 记采薇戍罢,分茅议定,凯歌动、声悲壮。 元自山西出将。 却从他、山东入相。 兜鍪须待,貂蝉换了,凌烟画像。 且把功名,暂都分付,浅斟低唱。 但年年、看取三台长在,老人头上。 (词)金·李俊民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 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 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埽。 向碧油幢底,真儒事业,倚马看、檄书草。 谁识平居隐操(翟汤)。 遇江州、十分礼貌。 世情交态,雀罗门外,几人曾到。 且斗樽前,等闲休问,高山白早。 赖姮娥,留得一枝丹桂,伴灵椿老(为男孙哥在)。 按:为孙歌男在 共1首 (词)金·李俊民 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 结庐人在山深处,万壑千岩风雨。 朝复暮。 甚不管、堂堂背我青春去。 高情自许。 似野鹤孤云,江鸥远水,此兴有谁阻。 功名事,休叹儒冠多误。 韩颠彭蹶无数。 一溪隔断桃源路,只有人家鸡黍。 歌且舞。 更不住、醉中时出烟霞语。 暂来樵斧。 贪看两争棋,人閒不道,俯仰成今古。 共5首 (词)金·李俊民 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 白衣去后。 闲却持杯手。 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 君知否。 南山如旧。 人比黄花瘦。 (词)金·李俊民 横槊将军,是他马上男儿事。 河山表里。 养就英雄气。 衣锦归来,占尽人间贵。 功名遂。 神仙平地。 学取留侯计。 (词)金·李俊民 著甚乾忙,人生只合糟丘老。 一杯软饱。 从事齐能到。 不读离骚,恐怕愁难埽。 春光好。 醉时便倒。 何处无芳草。 (词)金·李俊民 马上功名,射雕谁似将军手。 一朝肘后。 金印悬如斗。 锦绣山川,何似人长久。 闲中友。 为君添寿。 共劝忘怀酒。 (词)金·李俊民 花恨开迟,为花迟后为花恼。 问花开了。 却恨花开早。 人貌年年,不似花长好。 还知道。 年年人貌。 却笑花先老。 共3首 (词)金·李俊民 江南江北水连云。 江山憔悴人。 华簪犹拂洛阳尘。 离筵何太频。 歌近耳,酒盈樽。 樽前见在身。 昨朝骂坐灌将军。 近前丞相嗔。 (词)金·李俊民 年来宅相有谁承。 人誇似舅甥。 带牛佩犊尽春耕。 菟裘了一生。 闲事业,寄丹青。 笔端如有神。 试看自写镜中真。 老人南极星。 (词)金·李俊民 断蓬踪迹去依刘。 试登王粲楼。 此心安处即菟裘。 尚何来往求。 诗遣兴,酒消愁。 竹林多胜游。 与君何日共仙舟。 相看应白头。 共4首 (词)金·李俊民 落落琼林人物,飘飘鹤氅仙风。 渡江已后见英雄。 那在悬刀一梦。 雾恰山中隐豹,云还天上从龙。 太行直枕大河东。 犹比声名不重。 (词)金·李俊民 人比当年杨柳,六郎元似莲花。 渔经猎史是生涯。 那羡章台走马。 鲈脍未归夙驾,斗牛尚客星槎。 直教三战过崔家。 伴取赤松林下。 (词)金·李俊民 漠漠烟生碧树,溶溶水满芳溪。 东风吹湿落花泥。 忙杀营巢燕子。 百字诗惭我寄,一壶酒望君携。 休将闲事等闲题。 且把眉头放起。 (词)金·李俊民 荐疏李誇精鉴(垍),婿佳韦得贤侯(宽)。 手如霹雳在同州(琰之)。 不让当时谈薮(頠)。 但可称为劲草(谞),莫教指作清流(枢)。 归来绿野任沉浮(度)。 这个家风耐久(炎)。 共4首 (词)金·李俊民 青云得路。 休叹功名误。 好在辋川堪画处。 闻早抽身归去。 任他千丈风波。 光阴著酒消磨。 识破落花浮世,笑看金狄摩挲(本作抄)。 (词)金·李俊民 城南归路。 信马随车去。 家在白云楼下住。 帘幕深沉庭户。 不论天上人閒。 到头此债须还。 一枕行云梦觉,小楼却似巫山。 (词)金·李俊民 满斟绿醑。 劝我千金寿。 不住光阴催老丑。 三十七年回首。 镜中白发无多。 缺壶安用长歌。 有志封侯万里,列仙不柰臞何。 (词)金·李俊民 黄花今后。 才是秋光暮。 依旧满城风又雨。 勾引锦囊诗句。 东篱尚可重游。 羡君来往风流。 莫惜樽前健倒,这回节去蜂愁。 共4首 (词)金·李俊民 来往亦风流。 曾伴仙翁衣锦游。 闻道长平朱紫地,西楼。 依旧人人说故侯。 能得几春秋。 未必灵椿老便休。 自有枝枝丹桂在,何忧。 宝月忙催玉斧修。 (词)金·李俊民 爽气逼人寒。 相对溪堂雪后山。 赖有忘年林下友,盘桓。 都把功名付等闲。 尽道好休官。 况在黄柑紫蟹閒。 天意不随人事改,平安。 愁莫能侵镜里颜。 (词)金·李俊民 香霭博山炉。 罗绮森森奉燕居。 昼锦归来冠盖里,当时。 曾拜金花大国书。 一旦得双珠。 阿大中郎喜有馀。 见说上天虽富贵,争如。 平地仙家碧玉壶。 (词)金·李俊民 弓剑不离身。 唾手功名马上成。 见说人生为郡乐,班春。 政事如棋局局新。 熊梦庆佳辰。 喜动山城击壤民。 昼锦堂前争献寿,留宾。 尽是蟠桃会上人。 共3首 (词)金·李俊民 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 蓂荚初生两三叶。 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 鹊声头上,喜来时节。 香篆半销,寿波重酌。 玉带金鱼坐中客。 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 试从今后,数蟠桃结。 (词)金·李俊民 甲乙占科名,同根仙李。 富贵南柯梦相似。 天涯双桂,惭愧广寒宫里。 悤悤归去,觅佳山水。 休话升沉,休形愠喜。 且论南华养生理。 问君甲子,少我行年一纪。 须知乡党,礼莫如齿。 (词)金·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 惆怅天涯人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悽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 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李俊民/姚子昂宜休斋铭 ☚ 枕屏铭 李俊民 ☛ 李俊民 李俊民李俊民,字用章,泽州(今属山西)人。金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弃官,教授乡里。金南迁后隐居于嵩山等地,自号鹤鸣道人。元世祖以安车召见,仍乞还山。卒,赐谥庄靖先生。有《庄靖集》。 ☚ 李俊民 姚子昂宜休斋铭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少习二程理学,承安年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弃官教授乡里,从之者甚众,后隐居于嵩山。入元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散文风格冲淡,诗歌感时伤乱,多幽愤之辞。有《庄靖集》。 ☚ 王若虚 朱淑真 ☛ 李俊民 李俊民1905.1.31—原名李守章。字俊民。笔名有峻明、十音等。江苏南通人。出生于市镇破产商人家庭。1924年在武昌师大学习期间参加革命,曾在董必武、陈潭秋领导下工作。主编过武大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周刊》、《橄榄》、《文学季刊》等,并曾参加编辑共青团湖北省委机关刊物《湖北青年》以及《楚光日报》等。1927年8月到上海,一度回乡参加工农革命运动。192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写出短篇小说《哑钟的破碎》、《秋之汐》等,由郁达夫转鲁迅发表在《语丝》、《奔流》等刊物上,后结集为《跋涉的人们》由北新书局出版。出版后即遭国民党当局查禁,鲁迅认为作品“是优秀之作”(《我们要批评家》)。1930年到北平教书,曾任北方左翼作家同盟秘书长。1931年转赴济南任教,在此期间创作出短篇小说《人与人之间》、《皮大衣》、《心与力》、《鼠的审判》等,大都发表在济南《国民日报》副刊、《文学月报》、《未央》周刊等报刊上。1936年10月,作《不幸的纪念》痛悼鲁迅去世。抗战爆发后主要在家乡从事抗战工作。抗战胜利后,曾主编华中一分区文协的综合刊物《文综》。建国后,历任苏北行政公署文化局局长、江苏省文化局局长、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 李定夷 李涵秋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年轻时通程氏之学,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弃官,教授乡里。金室南迁后,隐于嵩山,后徙怀州,又隐西山。忽必烈在藩邸闻其名而召见,仍求还山。蒙古忽必烈汗中统元年(1260)卒,年八十五,赐谥庄静(集作庄靖)。俊民生当金末元初,其诗对当日社会动乱反映较多,风格深沉,多奇崛之句。如《客中寒食》、《即事》,或抒发乱世深愁和黍离之悲,或写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多幽忧激烈之音,寄怀深远。其小诗情意含蓄,如《避乱》、《香梅二首》等。刘瀛评其诗说:“格律清新似东坡,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转,脉络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公之亚也。”(见《庄靖集》卷首刘瀛序)著有《庄靖集》。《全金诗》录其诗八百二十四首。《元史》卷一五八有传。 ☚ 冯延登 李纯甫 ☛ 李俊民1176—1260一作李俊明,字用章,号鹤鸣老人、鹤鸣道人。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县)人。金代文学家。章宗承安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教授乡里。金南渡后,隐居嵩山,后徙怀州,旋又隐于西山。元世祖以安车召之,仍乞还山。卒谥庄靖先生。著有《庄靖集》十卷。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金代文学家。《元史》有传。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举经义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弃官归乡教授。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南迁,隐于嵩山,后徙怀州,又复隐于西山。金亡,元世祖以安车召之,仍乞还山。卒谥庄靖先生。李俊民少习二程理学,后又受邵雍皇极数。其所作诗“类多幽忧激烈之音,系念宗邦,寄怀深远,不徒以清新奇崛为工。”其文“冲淡和平,具有高致”。李俊民赋作存有《醉梨赋》、《驯鹿赋》两篇,都有寄托,文辞淡雅自然。词存68首,收入《全金元词》。所著《庄靖集》10卷,有《九金人集》本、《山右丛书初编》本。《金源七家文集补遗》有孙德谦辑之补遗1卷。 ☚ 李时勉 李调元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由于对朝政不满,政见不一,毅然辞职,教授乡里,从者甚众。金室南渡以后,隐居于嵩山。不久,迁至怀州,又隐居于西山。时至元朝,尽管世祖以安车召见,仍乞还山,隐居不任,直至寿终。卒,赐谥庄靖先生。 ☚ 赵秉文 元好问 ☛ 李俊民金承安五年(1200)庚申科经义状元。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字用章。二十五岁,举进士,为经义科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旋弃官不仕,教授乡里,从学者甚众。金都南迁后,隐居嵩州(今河南嵩县)鸣皋山,又北渡怀州(今河南沁阳),入西山。忽必烈在潜邸召之,应聘往见。后屡乞还山,忽必烈遣人送归,年八十而卒。所学以二程、邵雍理学为主,通术数。有《庄靖集》。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章宗承安五年(1200)举经义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由于不满政治腐败,弃官。金亡后,忽必烈召见,颇加礼遇,仍乞还不出,卒赐谥庄靖。李俊民少习二程理学,有文名。其文冲淡和平,语言流畅。亦能诗词。有《庄靖集》。 ☚ 王若虚 李纯甫 ☛ 李俊民1176~1260Li Junminman of letters of the Jin Dynasty,also called Old Man of Crane Singing. Works: Record of Sleeping Crane,etc. 李俊民1176—1260金学者。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精研程氏理学。金承安间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教授乡里,来学者甚众。后隐居嵩山。元世祖召他为官,坚辞不就。死后赠庄靖先生。散文风格冲淡,诗多幽愤之音,寄托深远。有《庄靖集》十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