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权文公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权文公集 权文公集诗文别集。五十卷,其中诗十卷。唐权德舆撰。德舆尝自纂《制集》五十卷,杨凭为作序。其孙权宪又编其诗文为五十卷,杨嗣复为之序。元、明以来,权集散佚不全。今北京图书馆存残宋本,仅十九卷,诗十卷全存,文残阙颇多。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刘大谟于杨慎处得十卷残本,全为诗赋,以之刊行于世。《四库全书》所收即为此本。王士禛《居易录》谓见抄本《权文公集》五十卷,而后世又不知其下落。清高宗乾隆(1736—1795)年间,朱珪于其侄锡庚处借得一五十卷本,命书手日夜抄成,并于仁宗嘉庆十一年(1806)以宋体梓行,自此五十卷本《权载之文集》又大行于世,经《四部丛刊》影印,流布愈广。后来,孙星衍对此本颇多指摘。傅增湘将朱本与见及的宋蜀刻本对勘,以为朱本多强为分析,不无参差,无论体式、编辑、校勘都有缺点。故《四部丛刊》再版时,补录了姜殿扬的校补记,又补遗文十篇为《补遗》。 ☚ 武元衡集 羊士谔集 ☛ 权文公集 权文公集10卷,唐权德舆撰。德舆尝自纂制集50卷,杨凭序之。今制集已佚,文集亦久无传本。此本乃明嘉靖二十年杨慎得之于滇南,仅存目录及诗赋10卷,刘大谟序而刻之,又删其无书之目录。该集收赋3篇:《伤驯鸟赋》、《洞庭春溜满赋》、《行舟透远树赋》。该集有明嘉靖辛丑刘大谟刊本、嘉庆十一年大兴朱文正公圭以家藏秘本付雕刊《权载之集》50卷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 ☚ 毗陵集 裴度集 ☛ 权文公集 权文公集文集名。亦作《权丞相集》、《权载之文集》。唐*权德舆撰。50卷。德舆字载之,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未冠即以文章称诸儒间。德宗闻其才,召为左补阙。后累拜礼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卒谥文。德舆性宽和,有大体,善辩论,开陈古今本末以觉悟人主。综贯经术,老不废书。其文纯雅宏赡,虽动止无外饰,风流蕴藉,自然可慕。该文集由杨嗣复为序,序称德舆9年掌诰,自纂录为50卷。但不在此集内,今未之见。今存50卷本,收入《四部丛刊》。《全唐文》卷483至509皆为德舆文稿。 ☚ 玄怪录 李尚书诗集 ☛ 权文公集 权文公集文集名。亦作《权丞相集》、《权载之文集》。唐*权德舆撰。50卷。德舆字载之,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未冠即以文章称诸儒间。德宗闻其才,召为左补阙。后累拜礼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卒谥文。德舆性宽和,有大体,善辩论,开陈古今本末以觉悟人主。综贯经术,老不废书。其文纯雅宏赡,虽动止无外饰,风流蕴藉,自然可慕。该文集由杨嗣复为序,序称德舆9年掌诰,自纂录为50卷。但不在此集内,今未之见。今存50卷本,收入《四部丛刊》。《全唐文》卷483至509皆为德舆文稿。 ☚ 玄怪录 李尚书诗集 ☛ 权文公集十卷。唐权德舆(761—818)撰。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 (今甘肃奉安)人。少以文章知名。德宗建中元年从政,累官至宰相、刑部尚书,后出镇兴元,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德舆善诗文,精通经术。长于五古。著有 《童蒙集》、文集、制集等。是书乃明嘉靖二十年杨慎得之于滇南,仅存目录及诗赋十卷;由刘大谟序,并删其无书之目而刻之。故此刻本为所见最早之版本。其内容为诗、赋、歌词等。其诗多为应制奉和、登临咏物、送别赠言。其文多为奏议、制敕、碑志、书、序等。而《崇文书目》所录《权公文集》、《直斋书录解题》所录 《权丞相集》,皆为五十卷。清乾隆间未见其五十卷全本,只有此十卷本,散见于 《文苑英华》及《唐文粹》中。嘉庆年间,朱珪从其侄朱锡庚处发现《权载之文集》五十卷本,便于嘉庆十一年 (1806)雕版刊行。世称 “朱本”。后长沙叶启勖又得一与 “朱本”不同的嘉庆刻本,仅二十七卷。《四部丛刊》所收为 “朱本”,又由姜殿扬补录文十篇,并附 “校补”一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