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权利客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权利客体

即〔法律关系客体〕。参见[法律关系的客体]。

权利客体

又称“权义客体”。法律关系中权利人的权利所指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消极型法律关系中,义务人承担消极不作为的义务,权利人通过自己行使权利的行为满足自己的利益,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权利人权利指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所有权关系中所有权指向的物。

权利客体

即“法律关系客体”。

权利客体

权利客体

指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义客体。权利客体的范围决定于不同的社会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国家里,对权利客体的观念和法律各不相同。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不被认为是人,只是 “会说话的工具” 因此奴隶制法规定,奴隶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权利客体。在封建制法中,农奴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权利客体。他们虽不完全为封建地主所占有,而且在某些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权利主体出现,但他们仍然是可以买卖和赠予的财产。在资本主义法中,形式上虽然不承认人是权利客体,但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情况下,雇佣劳动者实质上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权利客体的地位。在社会主义法中,人只能是权利主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法律关系中,人都不能作为权利客体,否则构成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权利客体包括:
物。亦称标的物。指在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对象的物品和其他物质财富。大多数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以物为权利和义务的客体而设定的,因此,物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国家,并非一切物质财富都可以在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客体。某些物质财富只有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才可以作为权利客体。
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15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根据这一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行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行为,都是权利客体。
和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如发现权,发明权等权利的客体是发现和发明,它们是受法律保护的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谓人身,不仅指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在内。因为荣誉以及技术发明的所有权,不仅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集体的权利主体。

☚ 权利主体   法的体系 ☛

权利客体

即 “权义客体”。亦称“法律关系客体”。权利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一定财产(物)和行为。例如在所有权关系中,供所有者占有、使用或处分的财产(物),就是权利客体。它包括: (1)物; (2)权利人和义务人的行为(包括不行为); (3) 精神产品(如著作权、发明权)。

权利客体

即“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权利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一定财产和行为。因此亦称“权义客体”。它包括: (1)物; (2)权利人和义务人的行为 (包括不行为) ; (3)精神产品 (如著作权、发明权) 。在不同的社会,权利客体的范围、性质不同。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除把“物”、人们的行为作为权利客体外,甚至把人本身也作为权利客体进行买卖或赠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形式上承认自然人是权利主体,但劳动力还是商品,无产阶级不能摆脱权利客体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严禁把人当作权利客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