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务兵役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务兵役制 公民依法必须履行服兵役、接受军事训练的义务的制度。 近代意义的义务兵役制,创立于法国,完善于普鲁士。1798年,法国元老院正式通过《征兵法》规定20至25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 这是近代义务兵役制的开端。 1814年,普鲁士颁布《军事法》,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规定20至40岁的男子必须先在常备军中服现役5年,然后转入后备军服预备役,从而创造了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使义务兵役制趋于完备。 20世纪以后,义务兵役制逐步为世界许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所采用。 我国义务兵役制的建立及实施是从1955年兵役法颁布后开始的。1982年,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根据宪法的规定,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将“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兵役法的规定服兵役。”在现阶段,公民可以采取如下履行兵役义务的方式:服兵役(现役、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