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鹭(1553—1632)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家栋,字白民,号西空老人、西空居士、青浮子等。冯梦祯弟子。诸生。家贫教授有孝名。后弃诸生,历游天台、雁荡、华山、黄山诸名山。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议修正史,首请复建文纪年。少负俊才。善楷书,精画竹,工诗古文词。好玄学,晚参高僧云栖、憨山修禅,专精内典,结庐华山寺莲峰。卒后私谥贞隐先生,与友王在公、赵宧光并祀于三高祠。著有《颂天胪笔》《西空剡句》《爱日图》《名山游草》《建文书法拟》《青浮子髯籁》等。 朱鹭zhū lù古乐曲名。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第一曲。传说战国楚威王时曾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一说在鼓上饰画作鹭形,因以为名。陆龟蒙《和寄毗陵魏处士朴》:溪籁自吟朱鹭曲,沙云还作白鸥媒。 朱鹭 朱鹭乐府歌曲名。《铙歌》之一。其辞乃借咏谏鼓以美谏者。“朱鹭”谏鼓之纹饰,故名。 ☚ 短箫铙歌 艾如张 ☛ 《朱鹭》朱鹭 朱鹭鱼以乌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之吐将以问谏者。 这首《朱鹭》在《乐府诗集》中编入“鼓吹曲辞”中“铙歌”一类。《朱鹭》诗按最早见于《乐府诗集》的大字是“朱鹭何食食茄下,不食不吐将以问谏者。”十六字,其余小字是记声,无意义。《铙歌》中有部分作品声辞相杂或传写讹误,难于理解,历来解释,颇多不同。《朱鹭》亦有异文,这里以最早的文字记载为准。 朱鹭就是红色的鹭。古时有谏官之设,人臣进谏君王,事先击鼓,谓之“谏鼓”,鼓漆以红色,装饰的鹭鸟也涂成红色,故诗以“朱鹭”为名。诗中的“茄”字为古“荷”字, “茄下”就是荷茎,荷茎圆直中空无杂物,折而有丝,绵延不断,暗喻直臣没有私心杂念,一心为国,虽遭挫折而思绪绵延不断。所以全诗字面意思是说:朱鹭吃什么吃荷茎,你谏者不食不吐是什么意思?诗以“朱鹭”代指谏者,吃荷茎不吞不吐,正如谏臣貌似欲言,实则不言;按理当言,吞吞吐吐,模棱两可。有背于荷茎无私之义,不合于谏臣应尽之责。 这首歌辞应归于“谣谚”一类,它用指代与暗喻手法。朱鹭为谏鼓之饰物,谏鼓为谏臣必用之工具,故以“朱鹭”代谏者是“以部分代全体”的“指代”手法。以“荷茎”的直而中空的形象特点比喻“正直无私”的品德,以“不食不吐”的形象比喻“吞吞吐吐”,这都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耐人寻味。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涉禽部 > 鷺 > 朱鷺 朱鷺 zhūlù 䴉科之一種。疑即朱䴉。《爾雅翼·釋鳥》:“《禽經》曰:朱鳶不攫肉,朱鷺不吞腥。”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振鷺于飛》:“楚威王時有朱鷺,合沓飛翔而來舞,則復有赤者,舊鼓吹朱鷺曲,是也。”《南史·劉遵傳》:“鷁舟乍動,朱鷺徐鳴。”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鷺》:“又有紅鶴,相類色紅,《禽經》所謂朱鷺是也。” 朱鹭 朱鹭汉代铙歌十八曲中的一曲。其名称来源有如下说:一说战国楚威王时曾有朱鹭合沓飞翔来舞,故以之名曲;一说战国秦汉时在鼓上饰画作朱色鹭形,因之用以鼓乐名;一说汉代器物左右分画鹭、鱼各一,作为吉祥图画,故用鹭名曲。该曲为宴饮时所奏之乐。魏晋时有拟作。 ☚ 铙歌十八曲 思悲翁 ☛ 朱鹭1553—1632明名士。初名家栋,字白民,号西空老人。写竹韵致爽落。工古文词,博学闳览,并精于《易》。著有《建文书法拟》、《名山游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