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贻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贻庭朱贻庭(1936— ) 王生洪主编 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续)第2页 朱贻庭1936—上海人,华东师大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同年考取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史研究生,1963年毕业。曾先后任教于辽宁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学。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是:道德规范的双向义务结构、“人和”精神和“人道”(“爱人”)精神屈从于宗法等级关系的爱有差等;道德本体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伦理模式,并导致道德宿命论;人性论以德性主义为主流;道德价值观的主导模式体现为“正义不谋利”的道义论和“重义”精神,以及道德与政治一体化、修养论特别发达等。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的总体价值指向是“宗族本位主义”。提出并探讨“道德价值导向”,认为当今中国的道德价值导向仍应以集体主义为主体。近年来又与企业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着手研究“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建设”,提出“企业本位伦理原则”、“企业法人独立人格”、“企业集体主义”、“企业公正”等概念。主要著作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主编)、 《伦理学概论》(主编),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有《评韩非的非道德主义思想》、《老子道德观略论》、《当今中国的义利之辨与道德价值导向》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