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良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朱良才
朱良才
朱良才1900——1989湖南汝城人,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 生。1925年在本縣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湘南起義。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部秘書,第十二師三十六團連黨代表,中共永興縣區黨委書記,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一營營部書記、連政治委員,第三縱隊七支隊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第三軍九師政治委員,紅五軍團第十五軍政治委員,紅軍總衛生部政治委員,紅三十一軍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教導團團長兼政治委員,援西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長征。抗日戰争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支隊政治委員,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6年6月以後,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副政治委員,華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政大學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届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9歲。 朱良才1900~1989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湖南汝城人。1925年在本县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部秘书,第12师36团连党代表,中共永兴县区党委书记,红4军第31团1营营部书记、连政治委员,第3纵队7支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3军9师政治委员,红5军团第15军政治委员,红军总卫生部政治委员,红31军政治部主任,红4方面军教导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3三支队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朱良才 朱良才1900~1989汝城人。1927年加入共产党,次年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师秘书、连党代表。旋随朱德上井冈山,历任红四军军部秘书,连党代表,永新县区委书记,红四军三纵队七支队党代表,红五军三纵队政委,红三军九师政委,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三十四师政治部主任。经历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后历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兼野战医院政委,红三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教导团团长兼政委,红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委,第三军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军政干校副校长、副政委,华北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组建军事院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政委,华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委。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1955年授上将军衔。曾获中华苏维埃二等红星奖章。 ☚ 朱务善 朱克靖 ☛ 朱良才 朱良才1900—1989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汝城人。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上井冈山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秘书,支队政委,红三军九师政委,红十五军政委,红军总卫生部政委,红四方面军教导团团长兼政委等职。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 “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委、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重视部队基层建设,指导开展模范党支部运动,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副政委,华北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政委,华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委等职。坚持以连队,基层党支部为基础加强部队政治工作,维护党对军队绝对领导。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病逝于北京。 ☚ 刘柔远 朱绍清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