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继芳《负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继芳《负薪》朱继芳 腰镰上到白云边,惆怅长松不尽年。 近市山山皆有主,远山高峭步步前。 这首诗选自作者的《和颜长官百咏》。诗题为《负薪》,反映的是樵夫生活。首句以“腰镰”显示樵夫身分;“上到白云边”,极言樵夫砍柴攀登的艰险。次句写樵夫砍柴时的惆怅心情。“长松不尽年”是说松树没有长到老,没有走完它的生活里程即没有枯死就被砍掉,樵夫正是为此幼松的夭折而“惆怅”。显然,这是樵夫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心而为之。樵夫生活的艰辛和心底里的善良,深刻地含蓄于句中。三、四两句,以特出之笔解释樵夫为什么要“上到白云边”去砍柴:原因全在“近市山山皆有主”——这一句是绾合全诗的关键句。“主”,是指官绅豪强之家。他们兼并土地,进而及于山林,势力所至,“近市”山林皆(“山山”,所有的山)被霸占,只有那远在白云之巅的荒山野岭,且树木纤小,那班霸主们畏于艰险,才肯放手。于是乎,以卖柴维系生命的樵夫们才算有了一线谋生之路。由“远山高峭步步前”可见樵夫攀登之艰险,冒死求生,无数血泪,尽在这一结句之中。 由上所述,可见此诗抨击的力度是惊人的。诗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能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如此深重的阶级压迫呈现给读者;且诗中的形象也是鲜明而深刻的:樵夫冒死砍柴的形象及其面对被砍的“不尽年”的幼松所表现出的惆怅心态,与“近市山山”之“主”强取豪夺的残酷(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其形象情态,但观其把樵夫们逼上死亡线而不顾的事实,其残酷本质已可毕见),恰成对比,这种对比,无疑增加了此诗主题思想的深刻性。这些,正是这首小诗生命力之所在。 朱继芳《负薪》朱继芳《负薪》
腰镰上到白云边,惆怅长松不尽年。 近市山山皆有主,远山高峭步难前。 【注释】 ①镰:砍柴用的镰刀。不尽年:正当旺盛之年。 【译文】 腰插镰刀一直要登上白云旁边,我想砍伐这高大的松树,又惋惜它正当旺盛之年。唉,近城市的山,没有一处不被豪强霸占,而远处山峰又那么高峻陡险使我步履艰难! 【集评】 今·范宁、华岩:“这首诗说樵夫卖柴为生,可城边的山也被豪强占为私有,只有到陡险的远山上去砍伐。作品反映了南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山林也被富豪侵占,樵夫无以为生的阶级对立状况。”(《宋辽金诗选注》第425—426页) 【总案】 此诗选自作者的《和颜长官百咏》。“据诗序说,颜长官是五代时龙寻县令,他曾作诗百篇,皆道民疾苦皇皇不给之状。朱继芳为县令时,依次和了这一百首绝句,大都描绘民生疾苦、贫富不均等社会现象。对认识当时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引自《宋辽金诗选注》)这首诗以樵夫的口吻,直接倾吐出他的悲惨境况,表达其内心的悲愤不平。写得真切、朴实、洗炼。用一首绝句,便生动地描绘一个(或一类)不幸的人物,或揭示一种社会现象,也显示出作者概括生活的能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