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绂zhū fú(别名)见圣与。 朱绂(1547—1571)明嘉兴(今属浙江)人,占籍长洲(今江苏苏州)。字文岐。朱先长子。诸生。善射,通《春秋》,研《礼记》《尚书》,旁通白猿、玄女、鸟占、风角诸书。嘉靖四十二年(1563 年),其父于浙江从胡宗宪抗倭被诬系狱,他自苏趋闽再赴京谋营救。弃诸生应武试,以劳困卒。 朱绂zhū fú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杜牧《书怀寄中朝往还》: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白居易《轻肥》: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朱绂zhū fú❶红色的朝服,指居官。李白《赠刘都使》:“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朱绂 朱绂zhūfú━┃ 系官印上的红色印带,代指高官。《唐书·舆服志》:“亲王𫄸朱绂,四彩。”唐·白居易《轻肥》诗:“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另见888页“朱绂”条。 ☚ 朱轮 伐冰 ☛ 朱绂 朱绂zhūfú━┃ 画有花纹的朱红色的官服,借指四、五品官员。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绂,王侯满筵。”唐·杜牧《书怀寄中朝往还》诗:“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另见349页“朱绂”条。 ☚ 当轴 朱紫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芾裳裙袴 > 朱紱 朱紱 zhūfú 亦作“朱芾”、“朱紼”、“朱茀”、“朱黻”等。紅色蔽膝,爲祭服的飾物。《易·困》:“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孔穎達疏:“紱,祭服也。”《詩·小雅·斯干》:“朱芾斯皇。”鄭玄箋:“芾者,天子純朱,諸侯黄朱。”孔穎達疏:“芾從裳色,祭時服纁裳,故芾用朱赤。但芾所以明尊卑,雖同色而有差降……朱赤深淺有異,散之則皆謂之朱。”漢·班固《白虎通·紼冕》:“紼者何謂也?紼者蔽也,行以蔽前……天子朱紼,諸侯赤紼。”《漢書·韋賢傳》:“黻衣朱紱,四牡龍旂。”顏師古注:“朱紱爲朱裳畫爲亞文也。”《文選·王融<;三月二日曲水詩序>;》:“朱茀斯皇。”李周翰注:“朱茀,官之服飾也。”《文選·韋孟〈諷諫〉詩》:“黼衣朱黻。”李善注引應劭曰:“朱黻,上廣一尺,下廣二尺,長三尺,以皮爲之,古者上公服之。” 韍 (《三才圖會》) 朱绂zhūfú❶也作“朱绋”“朱茀”“朱黻”。帝王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易·困》:“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宋程颐传:“朱绂,王者之服,蔽膝也。”汉班固《白虎通·绋冕》:“绋者何谓也?绋者蔽也,行以蔽前……天子朱绋,诸侯赤绋。”《汉书·韦贤传》:“黼衣朱绂,四牡龙旗。”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绂,王侯满筵。”《文选·王融〈三月二日曲水诗序〉》:“朱茀斯皇。”又《韦孟〈讽谏〉诗》:“黼衣朱黻。”唐李善注引应劭曰:“朱黻,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以皮为之,古者上公服之。”唐杜牧《书怀寄中朝往还》诗:“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宋王安石《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绂水云身。” 朱绂 朱绂字来仲,号沙崖。明嘉靖(1522~1566)间岁贡,历任赣州别驾督关榷、茂州太守等职。清廉正直。归里,建杨林书院。著有《漫钞芜稿》诸集。 ☚ 卢谦 卢九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