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朱德故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朱德故居

革命纪念建筑物。在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下。清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 始建,为土木结构、瓦房与草房相间、土壁与板壁混杂的矮楼房。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正屋为堂房和居室,朱德卧室前墙壁上尚存留有其少年时代为通气和透光而自凿的一方窗口。两侧厢房为蚕室、煮酒作坊和猪圈。门外 “四方田” 是朱德少年时代劳动的地方。故居左侧的一口水井是朱德与伙伴共同挖掘的,现仍在使用。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于仪陇李家湾,1895年9岁时随大伯父迁居于此,至1907年离开家乡,共居住13年。1981年在此建朱德故居纪念馆。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位于东北部南充地区仪陇县的马鞍场,距仪陇县城36公里。1980年建“朱德旧居马鞍陈列馆”,1982年8月1日朱德故居对外开放,包括李家湾仓房、大湾旧居、药铺垭私塾、席家扁私塾、仪陇县高等小学堂,还有其父母居住的柏林嘴及新建的“朱德故居纪念馆”,由邓小平亲题馆名,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其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朱德故居管理处 邮编:637600
地址:南充地区仪陇县马鞍场
电话:86-817-7555022

☚ 青羊宫   辛亥保路纪念碑 ☛
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35公里马鞍乡琳琅山下。故居为清嘉庆末年(1820)修建的三合院农舍,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95平方米。1895年朱德(时年九岁)随大伯迁居于此,居住了十三年。故居由三部分组成:正面堂屋、卧室、厨房,均为土木结构青瓦土墙黄土地板;东厢蚕房、煮酒作坊、客房,为穿斗土木结构;西边猪圈、牛栏,属土屋架、草房顶结构。朱世连夫妇卧室内,以木板铺就一小楼房,为朱德的卧房兼书房。朱德卧室内陈列着他少年读书时用过的条桌、桐油灯盏、蓝麻布蚊帐、装书的背篮、算盘、砚台等物。故居院坝外杏树下,有他用过的石碾、石磨;屋外田埂上有他栽植的嘉陵桑树;水田傍岩处有他和小伙伴淘掘的琳琅井;屋后竹林旁,有他练单杠用的“双柏树”。纪念点还有药铺垭私塾及席家揙私塾,先后为少年朱德求学处。1949年冬,马鞍乡民众于场口小山垭处立碑一通,镌刻“朱德故里”四个隶体大字。1982年8月1日落成“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纪念馆与旧居隔壑相向,为中西结合式的砖木结构平房,陈列有关朱德生平的珍贵文物。1992年春,朱德元帅铜像于故里落成,万众景仰。

☚ 4. 仪陇县   5. 阆中市 ☛
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

在四川省仪陇县城东36公里的马鞍镇朱家大湾。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故居为土木结构的三合院瓦房,四周有3300平方米的竹木园林,朱德青少年时代在此居住过13年。1980年在此建立朱德旧居马鞍陈列馆,1982年改称朱德故居陈列馆,邓小平题写馆名。同年,纪念馆及药铺垭、席家砭私塾、仪陇县高等小学堂和朱德父母居住的柏林咀等纪念地同时对外开放。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董必武故居   郭沫若旧居 ☛
000051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