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的美学思想zhuguangqian de meixue sixiang
朱光潜(公元1897-1986年),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一生致力于美学研究,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诗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此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美学译著:《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特点是重视审美心理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美和美感的研究,提出“美是心灵的创造”这一观点。此外,将介绍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诗画文论结合起来,也是这时朱光潜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第二阶段始于1956年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朱先生反思了自己过去的美学思想,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这一命题。尝试运用马列主义来研究美学问题是朱光潜这一阶段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第三阶段是从1979年直到逝世。在这一时期,朱光潜侧重于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深化了“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观点。这主要表现为在他的美学思想中突出了实践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