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朱一贵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朱一贵起义

清初以朱一贵为首的台湾各族人民抗清起义。康熙六十年(1721)二月, 台湾知府王珍风闻民间有歃血结盟事, 滥捕入山伐木的无辜人民二百余人,处以极刑,激起广大群众的义愤。朱一贵与黄殿、李勇、吴外等于四月十九日在罗汉门(凤山县境)起义, 迅速得到水沙连社高山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南路杜君英招集粤籍种地佣工、客民举事;北路赖池、张岳也相继呼应。起义军不断壮大、众至三十万,未及半月,除淡水外,全台湾几为起义军所占领。五月初一,义军拥朱一贵为“中兴王”,建立政权,年号“永和”。起义军纪律严明,深得民心。清政府诏闽浙总督觉罗满保率兵镇压, 朱一贵为叛徒杨旭、杨雄出卖,被俘就义于北京。但台湾各族人民继续斗争达两年之久。

朱一贵起义

台湾人民的反清武装起义。朱一贵(?—1721),小名祖。福建长泰人。明朝灭亡后迁居台湾,在罗汉内门(今高雄县旗山镇)以养鸭为生。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4月不满知府王珍的贪污暴虐,遂与黄殿、李勇、吴外等聚千余众揭竿而起。以反清复明相号召, 自居明室后裔,称“大明重兴元帅”,连夜攻冈山汛(在今高雄县境内),首战告捷,各地闻讯响应者数万。同年5月在台南又大败清军,杀清总兵官欧阳凯,攻占台湾府治和凤山县,开赤嵌楼军器库,获大批枪炮弹药,继而攻破诸罗县(今台南市佳里镇),清官吏争相逃奔澎湖。从而占领了台湾除北部淡水以外的所有地区。正式建立政权,称“中兴王”(俗称鸭姆皇帝),建元永和,设国师、太师、国公等官爵,大封诸将。令兵民蓄发,复明制。并宣称:要“横渡大海,会师北伐,饮马长城”。是年6月清政府调南澳总兵蓝廷珍统水、陆军一万二千,战船四百余艘,与福建水师提督施世标军合力进剿。起义军迎战中失利,退败时又遇埋伏。后兵败被俘,年底被清廷杀害。义军余部又坚持斗争两年之久。

朱一贵起义

清朝台湾农民的抗清斗争。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人民迫于清政府经济政治的残酷压迫,在朱一贵的领导下揭竿起义。起义军在十天之内攻下全台,建立政权,朱被众拥为中兴王,建元永和。清廷闻讯大为震骇,闽浙总督满保急忙派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南澳总兵蓝廷珍率兵一万二千,大小船舰六百只,向起义军扑来。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加之内部分裂而失败。朱一贵被俘,槛送北京磔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