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本草乘雅半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本草乘雅半偈本草类著作。明卢之颐撰。十一卷。之颐另有《痎疟论疏》 已著录。此书是作者在其父卢复所撰《本草纲目博义》 的基础上增补而成。乘为四数,每药之下原有核、参、衍、断四项说明。因明末兵燹,旧稿散佚,追忆重珍,已非原书之全,故名 “半偈”。撰成于清顺治四年(1647)。书中选取 《神农本草经》 中药物二百二十二种,后世收载药物一百四十三种,合为三百六十五种。每药考证药性,记录形态,参以诊治之法,颇为实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赞此书,“考据赅洽,辨论亦颇明晰,于诸家药品甄录颇严”。因出书较少,世多不见,有清初月枢阁刊本及四库全书本。 本草乘雅半偈药物学著作。10卷。明·卢之颐撰。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后书稿散佚,经追忆重写,半数已不能复补,故取名“半偈”。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药在引录古说之后,均注以核、参及先人云等项目,广泛讨论了药性的理论及制药、用药等法。 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明卢之颐(详见《痎疟论疏》) 撰。此书是卢氏在其父所作的 《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历时十八年增补而成。乘为四数,每药之下原有核、参、衍、断四项说明,故称之为乘;称为半偈,是因此书于明末兵燹,原稿散佚,卢氏追忆旧文,重新编修,已非原书之全。故名。撰成于清顺治四年 (1647)。选取《神农本草经》中药物二百二十二种,又从历代各家本草著作中取常用药一百四十三种,仍按《神农本草经》三百六十五种的原数,每药考证药性,记录形态,参以诊治之法,颇为实用。所选本草著作亦十分广泛,从陶宏景《别录》至李时珍《纲目》皆有所取。虽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然考据详尽,辨论明晰,于诸家药品,甄录颇严。对研究本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说,其父著《本草纲目博议》有椒菊共性之疑不能决,后得之颐之评方定。乃于病重时令之颐继续撰成此书。因出书较少,世多不见。有清初月枢阁刊本,《四库全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