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本溪水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本溪水洞地理名胜。在辽宁本溪市西太子河畔。据考,为一古生代第二纪(距今约5亿年)流水浸蚀形成的石灰岩充水溶洞。水洞长约2500余米,水深3—7米不等,水流量每天达1万立方米,其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号称“九曲银河”。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形影交辉。人们按照水洞的自然景物特点,将其划分为四峡(织水峡、双剑峡、玉象峡、小三峡)四宫(银河宫、二仙宫、玉皇宫、北极宫)。六十余处景点散布于四峡四宫之中。其中银河宫洞高约30米,宽30米,长70余米,可容纳上千人,无数钟乳石悬挂洞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此水洞发现于1917年,今可乘坐电动游艇入洞观光,已成为本溪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 本溪水洞中国储水量最大、行舟最长天然水洞。位于本溪市东30km的本溪县谢家崴子村西。洞口坐南朝北,呈扁圆形入口,宽20m,高2.75m。入洞内20m便见水域,洞高为5.75m,水洞全长约2500m,有13个急转弯,洞内最宽处达40~50m,最高处约40m,水深2~4m,最浅处1m多,最深处达7m。洞水清澈见底,常年有水不涸,乘船洞内航行,可观览溶洞中最佳自然景观40余处。如4宫3峡:银河宫、芙蓉峡,二仙宫、双剑峡,玉皇宫、玉象峡,北极宫等。尽头有深潭,洞内总储水量约36000m3,乘船往返航行旅游一次约2h,洞温8℃左右,入洞要穿棉大衣。在水洞西侧有旱洞,总长约200m。本溪水洞约形成于数百万年以前,1983年7月对水洞考古发现,距今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陶片,距今3000~4000年青铜时期的陶罐、石器、网坠,距今20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绳纹陶片、网坠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