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菠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菠萝jackfruit桑科木菠萝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树菠萝、菠萝蜜。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A. integra (Thunb.) Merr.; A. in-tergrifolia Forst.; A. intergrifolius Auth.)。木菠萝属中作为果树的还有 果木菠萝(A. champeden(Lour.) Spreng.)、五美木菠萝(A. gomezimaWall.)、以及面包果(A. altilis Fosberg.) 等约10个种。这些种都可以互为砧木。中国产的有桂木(A. li-ngnanensis Merr.)、白桂木(A. hypargytea Hance.)、尖叶桂木(A. nitidus Trec.) 等, 果可食, 可互为砧木。 木 菠 萝1. 果枝; 2. 果实纵剖面 木菠萝喜高温多湿的低地环境, 多种在海拔高度600米以下的低地。年平均气温≥21℃, 最冷月平均气温≥13℃,绝对最低温度>0℃, 偶有轻霜的地方仍能开花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在过于干旱、瘦瘠或常有低温霜冻的地方生长不良。宜在高温潮湿、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低丘陵地或平地栽培, 以村舍周围栽培结果最好。 主要品种 中国的木菠萝有干包和湿包两大类。干包类成熟时果皮软而韧, 果皮的乳突一般较平, 假种皮肉质, 爽脆, 风味好; 湿包类的果皮乳突一般较尖,成熟时果皮不韧, 易破, 假种皮近浆质,粘糊。由于长期用种子繁殖, 不同植株间在果实大小、形状、假种皮薄厚、风味和叶片大小等均有较大差异。一般春季开花, 每年结果一次, 也有四季开花结果的。中国很少成片栽培, 还无定型的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 可用种子、圈枝或嫁接(补片芽接)法繁殖。因用种子播出的幼苗须根少,移植难成活,多为直播, 或用容器育苗, 带土定植。木菠萝种子不耐贮, 宜采后即播。选果实中段的顶尖基部圆之种子播种较好。8~11个月龄的小木菠萝作砧木最好。定植行株距8~12米。肥水足, 植株生长迅速。一般植后3~8年开花结果。农户常用刀砍树干, 促进开花结果。如结果过多过密, 应行疏果。成熟果不耐贮运。 经济价值 木菠萝果肉含糖15%以上, 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可鲜食、制果汁、果酱或蜜饯, 也可酿酒。种子富含淀粉, 可煮、烘、炒或炸后食用, 味美如栗; 和瘦肉煮食, 可治疗妇女产后乳汁缺乏症。未成熟的果实可作菜肴。有些国家作粮食。其木材干后不变形,橙黄色, 纹理美观, 可制高级家具。木菠萝树形美观, 生长快, 又是良好的绿化树种, 宜在热带和温暖亚热带地区发展。 木菠萝jackfruit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称菠萝蜜、树菠萝。桑科,木菠萝属。常绿乔木。2n=56。原产印度至马来西亚一带。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有引种。树高约20 m,树冠圆头形。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形,全缘。2~3月开花,雌雄同株,单性,花小;雄花序顶生或腋生,圆柱形或棒状;雌花序圆柱形或长圆形,生于树干和枝干上。果实为聚花果,单果重2~3 kg,大的可达20 kg,果皮有细密的瘤状突起,黄褐色;果肉层叠如橘瓤,肉质柔软,味甜美,有浓香。每果种子100~500粒。9~10月成熟。性喜温湿。实生及扦插、分株繁殖。果肉供鲜食、菜用、制干品或盐渍。种子可煮食。树姿优美,可作观赏树。 木菠萝 木菠萝 木菠萝又名菠萝蜜、树菠萝。果实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果皮有软刺,一般每只重十多斤,大的重数十斤,瓤中叠着几百个淡黄色的肉包,味甜如蜜,果核可以炒吃或煮吃,味似板栗。木菠萝含有丰富的糖分、维生素、矿物质,每百克果肉能产98大卡路热量。除鲜食外,还可酿菠萝蜜酒,制菠萝蜜干、蜜饯等。木菠萝树形美观,经冬不凋,是一种优美的风景树。主要分布在龙州、博白、陆川、宁明等县。 ☚ 芒果 沙田柚 ☛ 木菠萝jack frui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