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材加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材加工以机械或化学方法对木材进行的加工。18世纪之前,木材加工为手工操作阶段。18世纪出现了单板旋切机和刨切机,开始进入木材加工的机械化阶段。19世纪德国建成胶合板厂,20世纪20年代形成以人造板为基础的木材工作部门。中国20世纪初建立胶合板厂。中国木材产量从1949年的567万m3增至1997年的6395万m3,锯材从1950年的344万m3增至1997年的2012m3,胶合板从1953年的3.5万m3增至1997年的758.5万m3。中国1998年生产锯材1787.6万m3,人造板1056.3 万m3。 木材加工 木材加工湖南木材加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均为私营。全系手工生产。产品零售定销,销路不广,除少数几县少量外销外,均为本县销售。1955年在株洲木工厂建成第一个木丝板车间; 1950年在零陵始办国营锯木企业。1958年筹建第一个胶合板厂。1959年建立第一个土法生产纤维板厂。同年,在长沙制材厂兴建刨花塑料板生产车间。70年代初,长沙木材厂开始生产塑料贴面板; 1963年,长沙制材厂利用制材和细木加工剩余物生产各类包装箱和蛋篓盖。1951~1985年,全省锯材生产量312.25万立方米,年产量为89214立方米; 纤维板16.05万立方米,年平4585立方米; 胶合板65379立方米,年平1868立方米; 刨花板11229立方米,年平720立方米; 木丝板38958立方米,年平1150立方米。改革开放以来,木材加工业有了很大发展。1988年3月,湖南人造板厂竣工。年设计生产胶合板5万立方米、刨花板5万立方米、双贴面刨花板180万平方米。至1991年,全厂生产量达设计能力80%。1992年,为适应市场需要,湖南人造板厂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系列用于室内装饰、新潮家具、音响及车辆、船舶、高层建筑等胶合板、刨花板、双贴面刨花板。到1992年底,全省拥有竹胶合板厂20家,竹制品加工厂100多家,竹筷子厂30多家,开发产品1000余种,年产值3亿多元。竹林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高到60%左右。1993年,由于市场对竹胶合板需求越来越大,促进了全省竹胶合板生产迅速发展。至1993年底,全省竹胶合板企业,由1987年的4家猛增到13家; 年生产能力由1987年的5800立方米增至32200立方米; 年产胶合板由1987年的3000立方米增加到10500立方米。1994年,全省胶合板(含竹胶板)、纤维板、刨花板“三板”产量30.4万立方米,胶合板比上年增长4.7%,纤维板和刨花板比上年增长6.5%。全年全省生产木地板块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2.7%; 饰面板212.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2%。 ☚ 木材生产 林产化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