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祭(一) 祭山川。《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三望者何? 望祭也。然则曷祭? 祭泰山河海。”宋代郊坛有望祭殿,遇雨雪时在此望拜祭天。见《宋史·礼志》。 (二) 遥望而致祭。《史记·楚世家》:“乃望祭群神。” 《旧唐书·张柬之传》请罢姚州屯戍表:“今减耗国储,费用日广,而使陛下之赤子身膏野草,骸骨不归,老母幼子,哀号望祭于千里之外。” 祭祀的方式 祭祀的方式陪同主祭人行祭:从享 陪祭 烹煮牲肉以祭祀:鬺 用全牲祭祀:全烝 杀牲荐血以祭祀:隋衅 以酒祭祀:祀曲 祭酒 以酒食祭祀鬼神:馈祀 置酒食以祭祀:奠享 奠飨 行祭时以酒洒地:祭酹 斟酒浇地以求神降临:灌 焚柴祭祀:燔祀 以礼祭祀:礼祠 礼祀 礼拜祭祀:拜祭 斋戒祭祀:斋祠 斋祭 宗庙祭祀:匕鬯 向东而祭:祭东 遥望而祭:望祭 望祠 望拜 望礼 遥祭 共同祭祀:通祀 ☚ 各时的祭祀 设供 ☛ 望祭 望祭古代遥祭山川。《广雅·释天》:“望,祭也。”望指望祭即遥祭。《尚书·舜典》:“望于山川,偏于群神。”除国家发生严重事情,需要临时遍走群神外,都要遥望山川而祭之。望祭不必走到山川所在之地。望亦有三望之说,三望指望祭泰山、河、海。《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又:“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望祭后来又有望祭日月星辰之义。《淮南子·人间训》: “郊望禘尝。”高诱注: “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 ☚ 旅 秩祭 ☛ 望祭山川之祭。一说祭天地众神。《左传》哀公六年记楚昭王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雎漳,楚之望也。”杜预注:“诸侯望祭竟内山川星辰。”《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天子有方望之事。”何休注:“方望,谓郊时所望,祭四方群神、日月星辰、风伯、雨师、五岳、四渎及余山川,凡三十六所。”《史记·楚世家》:“初,共王有宠子五人,无適立,乃望祭群神,请神决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