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服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服虔东汉经学家。初名重,又名祗,字子慎,河南荥阳人。少入太学受业,有雅才。初举孝廉,灵帝中平(184—189年)末年,曾任九江太守。崇古文经学,善著文论。撰《春秋左氏传解谊》,曾驳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一书中所驳汉朝政事六十余条。东晋元帝置经学博士十人中,立有《左传》服氏《注》一人。南北朝时经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北学《左传》专宗服氏《注》。隋代南北学归于统一,杜预的《左传注》盛行,服《注》渐衰。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专采杜《注》,服《注》遂绝。清马国翰辑存四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李贻德辑有《左传贾(逵)服(虔)注辑述》。虔另有赋、文等凡十余篇。 服虔fú qián指通经博学的儒生。《世说新语·文学》“郑玄欲注《春秋传》”条刘孝标注引晋·张莹《汉南纪》:“服虔字子慎,河南荥阳人。少行清苦,为诸生,尤明《春秋左氏传》,为作训解。举孝廉,为尚书郎、九江太守。”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恳谏留匡鼎,诸儒引服虔。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严八使君》: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服虔 服虔生卒年不详。东汉经学家、辞赋家。《后汉书》有传。初名重,又名祇,字子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少以清苦建志,入太学受业。有雅才,善著文论。举孝廉,稍迁,中平末(189),拜九江太守。免官后,病卒于旅途之中。长于训诂,作有《春秋左氏传解》等。又善文辞,“所著赋、碑、诔、书记、《连珠》、《九愤》,凡十余篇”(《后汉书·服虔列传》),然大都散佚。 ☚ 兒宽 周祇 ☛ 服虔生卒年不详。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祗。东汉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人。少入太学,举孝廉。灵帝(刘宏)中平(约公元188年)末年,官九江太守。崇信古文经学,著《春秋左传解谊》,以《左传》驳难何休所论汉事60条。东晋元帝(司马睿)时,曾立服注《左传》博士,直至南北朝,北方尚行服注。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唐孔颖达《左传正义》盛行后,服注影响遂减小。另著有《春秋音隐》、《春秋隐义》、《左氏膏肓解痾》、《汉书音训》、《通俗文》等书,均不传。清人有所辑录。 服虔生卒年不详东汉时经学家。初名重,又名祇,字子慎。今河南荥阳人。少年时生活清苦,有大志,曾在洛阳太学受业。有雅才,善著文论。中平年间曾任九江太守。遵信古文经学,撰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以《左传》驳难今文学家何休。东晋元帝时,服氏《左传》立于学官。南北朝时,北方盛行“服(虔)注”。至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左传》专用“杜(预)注”,“服(虔)注”遂亡。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4卷,李贻德有《左传贾(逵)服(虔)注辑述》一书。他也通晓史学,著有《汉书音义》。 服虔生卒年无考东汉经学家。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改名虔。河南荥阳(今属河南)人。少以清苦建志,入太学受业。举孝廉。中平末年任九江太守。崇信古文经学,曾以《左传》驳今文经学家何休论汉事60条。著有《春秋左氏传解》。东晋元帝时,服虔《左传》注曾立博士,南北朝时北方通行服注。唐孔颖达《左传正义》,专采杜预注,自后服注失传。清王谟、袁钧、马国翰、黄奭等均有辑本,李贻德辑有《春秋左传贾(逵)服(虔)注辑述》20卷。另著有《汉书音训》,已佚。 服虔东汉经学家。初名重,又名柢,字子慎。荥阳(今属河南)人。官至九江太守。曾以《左传》驳难今文经学家何休,撰有《春秋左氏传解》。东晋元帝时,服氏《左传》曾立博士。南北朝时, 北方盛行服《注》。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左传》专用杜(预) 《注》,服《注》遂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