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派
道教中讲究变化黄白,谋取钱财或飞炼金丹,以求长生成仙的各派的通称。 战国时即有方士求不死药。西汉武帝时,方士炼丹盛极一时。 东汉时,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假借爻象,论述炼丹炉火修仙方法,丹鼎派思想趋于成熟。东晋时,葛洪为该派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所著《抱朴子》内篇,从理论上论证了内修(内保精气)与外养(外服金丹)的关系。 唐时,化铜为金(药金)之事不绝于书,药金通行市场,流布域外。开元时编纂《道藏》,将历代有关炼丹道书囊括入藏。由于炼丹服丹不仅不能长生,反会中毒死亡,宋以后丹鼎派即难以为继,无大发展。但炼丹实验客观上积累了物质变化知识,对化学、医学的发展皆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