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中毒的肾损害
四氯化碳: 吸入或摄入四氯化碳均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同时饮酒可使毒性加剧。患者在接触四氯化碳后一周左右,出现少尿、无尿、蛋白尿、管型尿、脓尿、血尿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脱落、坏死。发生氮质血症时,病人血中肌酐与尿素氮的比率较一般尿毒症者为高,反映了肝脏合成尿素功能障碍。
双氧二乙烯: 双氧二乙烯的中毒症状分三期,第一期表现为鼻咽部及结合膜的刺激症状,随之出现困倦、眩晕、头痛、食欲丧失、恶心、呕吐。第二期胃部症状更严重,腹部及腰部疼痛,肝脏肿大。第三期出现少尿、尿毒症、昏迷、死亡。开始尿中可有少量蛋白及红细胞,至中毒后第三天即可出现少尿、血尿和肾功能衰竭。其病理改变为出血性肾炎,肾皮质表层坏死。此坏死是因肾皮质血管的玻璃样血栓形成所致。因而病灶是和血管分布一致的。
乙二醇:乙二醇进入人体后部分被迅速地转换成草酸,可在肾脏沉积。肾脏的损害主要是急性肾小管坏死,上皮细胞被破坏,基膜仍保存。肾小管内充满草酸钙结晶,管腔被结晶所阻塞,在阻塞部的近端肾小管扩张,局部可有单核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其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在第一个12h内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乙醇中毒相似,严重者可有木僵、昏迷、惊厥、死亡。在第二个12h主要是心肺症状,呼吸急促、发绀、肺水肿、并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肾脏的损害自中毒时即已开始,但在24h后才表现突出,包括肾脏的疼痛和触痛,蛋白尿、少尿、无尿,可因尿毒症而死亡。乙二醇中毒后应立即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疗法清除血液中的乙醇,也可洗胃和注射碳酸氢钠。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