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宪问)


有道德的人,言行一致,所以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令人钦佩。但是口才敏捷,絮絮不休的人,就未必很有道德了。
☚ 邦无道,危行言孙。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宪问)

有道德的人,言行一致,所以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令人钦佩。但是口才敏捷,絮絮不休的人,就未必很有道德了。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 可可诗词网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名言: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句意: 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有名言, 有名言人不一定道德高尚。

《论语·宪问》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 可可诗词网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名言: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句意: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好听的言论, 但有好听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

《论语· 宪问》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 可可诗词网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注释】

选自《论语·宪问》第四章。

言:指有益于世的话。

【赏析】

孔子谈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言论之间的关系时说: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一定讲道理,会讲道理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孔子认为,人的德行和言语之间有相一致的一面。德行修为高,目标远大的人,讲的话一定合乎道理,能够令人信服。汉代文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而君子小人见矣。”意思说,语言文字是人内在思想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判断出是君子还是小人。但是,另一方面,人的德行修为与人的言语之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出口仁义,闭口道德,大道理满天飞的人,不一定有德行。因为他言不由衷,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令人不齿。

孔子的弟子常常问:什么是仁德?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有些人会讲道理,言论动听,看起来有仁德的表现,但不一定是君子。是否是真君子,还须“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第十章),从其所言所行来判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