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临王羲之秋月帖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临王羲之秋月帖轴 【简介】: 淸·王铎书。纸本。草书。凡三行,共三十字。187×51cm。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赏析】: 临写法帖,在此之前恐怕很少有人敢像王铎那样,旣不斤斤于点画的逼似,也不汲汲乎体势的模拟。这件条幅节临的是王帖中段,虽未在落款处注明临的字样,但从他的大量注明临阁帖某家的字迹观之,就可知道他所谓“临”的槪念,便是如此。 《秋月帖》作爲右军变法后的典型书体“今草”,各字之间绝无游丝萦带是其特徵。王铎却用唐代旭素以后才出现的狂草笔法去临写,除了草法的基本相同,尙能令人产生他写时或许案头放著一本王帖的联想之外,其湍急而一落千丈的笔势、恣肆而起倒强烈的运笔,并因此而产生的动蕩不安的气氛,与晋代那种羽客飞仙般绝少烟火气的逸韵,眞是毫不相干。 狂草在明代似乎是最走运的书体,姚绶、张弼、祝允明、丰坊、徐渭等大家多以此名世。而当此时,抒情功能稍逊的小草几成绝响。王铎的写狂草,显然是时代使然。他说:“凡作草,须有登吾嵩山绝顶之意。”所以,他的临摹其实可以看成是藉古人之酒杯以浇胸中之块垒的。 王铎的如此临法,使人想起了《中秋帖》。由于该帖与大令《十二月帖》并存于世,因此这件基本可认定爲米芾所爲的临本,使王铎不至被指责爲“始作俑者”。然而或许是王铎的这种走得更远却异常高明的临本大量存在,才使后来出现了一个难以臧否的遁词—意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