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曾静1679—1735清代反清学者。号蒲潭先生。湖南永兴人。研治程朱理学,读清初学者吕留良遗著,笃信“别夷夏之防”说,受其反清思想影响,雍正七年(1728),派弟子张熙入陕,列举雍正皇帝九条罪状,劝说川陕总督岳钟琪起兵反清。岳奏闻朝廷,雍正帝借此大兴文字狱,吕留良及其弟子严鸿逵戮尸,严鸿逵弟子沈在宽处死刑,三人全家均遭惨杀。雍正帝作《大义觉迷录》,刊布学宫,颁布天下,替自己辩解,并故意把曾静释放以示宽大。乾隆帝即位,曾静等复被捕杀。 曾静 曾静1679~1735号蒲潭先生,清永兴县人。读吕留良所评点时文中有论“夷夏之防”等语,引起共鸣,托请衡阳张熙赴浙搜求吕氏全部遗书,与吕子毅中,吕门生严鸿逵、沈在宽等结文字交,宣传反清思想。见川陕总督岳钟琪有自疑之心,乃派张熙投书岳,以为金人乃岳家世仇,劝其起兵反清,以复华夏山河。不意岳告发,雍正乃大兴文字狱,诏令焚毁吕留良全部遗著,破棺戮尸。族、乡遭株连死者多人。曾静被捕后,雍正将与其问答之词,编为《大义觉迷录》,派大员带领曾静到江宁、杭州、苏州等地进行宣讲,对留良等言论,进行批驳揭露。后被免罪释放。乾隆即位,废《大义觉迷录》虚诺,仍杀害曾静、张熙。 ☚ 梅𫔴 曾世荣 ☛ 曾静1679—1735清学者。号蒲潭先生。湖南永兴人。研治程朱理学,读吕留良遗著,受其影响,不满清朝统治。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派学生张熙入陕,劝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被其告发下狱。供词涉及宫廷夺位情事,胤禛(世宗)遂作《大义觉迷录》,为自己辩解,并将他释放,以示宽大。乾隆即位后翻案,他被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