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曾勉1901—浙江瑞安人 曾勉曾 勉 赵学源 中国现代农学家第167页 曾勉著名园艺学家曾勉在重庆逝世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367页 曾勉1901——號勉之,浙江瑞安人,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生。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園藝系,後在長沙市修業學校和家鄉中學任教。1928年赴法國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和蒙伯里大學學習、研究。1934年歸國後,歷任中央大學、雲南大學教授。曾創辦、主编《園藝月刊》、《中國園藝專刊》(外文) 和《園藝新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大學教授。1952年調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從事果樹研究,並兼任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60年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所長。曾被選為南京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人民政府委員,第三届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協委員,南京市園藝學會理事長和全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園藝學會理事長等職。著有《南京玄武湖之樱桃》、《中國楊梅品種分類》、《江西南豐之柑桔》以及《中國果樹名錄》等。 曾勉1901~1988字勉之, 中国园艺学家。1901年5月23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县, 1988年1月1日逝世。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园艺系, 1928~1934年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和蒙彼利埃大学学习、研究, 获博士学位。归国后, 历任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和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负责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重庆北碚), 并担任该所所长, 1985年10月后为名誉所长。 曾勉对发展我国果树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国内外果树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他重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 早在30年代即主办过《园艺月刊》,40~50年代又主办过《中国园艺专刊(英文版)》、《园艺新报》等刊物。对中国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十分关注, 先后调查过柑橘、杨梅、橄榄、猕猴桃、中国樱桃、银杏、梅、香榧和黄皮等十几种果树以及梅花、黄麻等植物资源。 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组织多学科对黄河故道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果树发展进行考察, 他任考察团团长, 综合专家意见, 提出了黄河故道地区果树发展总体规划方案, 为将黄河故道地区建设成为中国多种果树大面积商品生产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他担任柑橘研究所所长期间,根据调查研究资料,提出长江流域发展柑橘的适宜地区。这一设想,在发展长江流域柑橘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9~1960年,他主持了《中国柑橘志》的编写工作。他长期从事柑橘资源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在柑橘研究所筹建了柑橘标本室和种质资源圃,已被列为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之一。他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深入调查中国柑橘野生资源及其分布,以地理分布、历史演化和野生类型为主要依据,针对国际柑橘分类中存在的混乱现象, 提出了新的柑橘分类学说, 受到了国内外柑橘科技界的高度评价。 曾勉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五、六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先后被选为南京市园艺学会、重庆市园艺学会、四川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 曾勉1901~1988园艺学家。1901年5月23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县,1988年1月1日逝世。1925年东南大学毕业。1928~1934年在法国里昂大学和蒙彼利埃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于柑橘分类方面造诣尤深。曾将原柑橘划分为大翼橙、枸橼、柚、橙和柑橘5个属。对中国柑橘的资源和分类研究作出了贡献。创办、主编的学术刊物有《园艺》月刊、《中国园艺专刊》(英文)和《园艺新报》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