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曹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曹端1376—1434明代学者。字正夫,号月川,人称月川先生。渑池(今属河南)人。永乐举人。曾任霍州、蒲州学正。其学“不由师传”而多自得。著有《儒宗统谱》、 《曹月川集》等。其伦理思想以程朱为宗,“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四库全书总目》卷92)。主张“性”为万物之本,“性即理也”(《曹月川集·存疑录序》);“人性本善,而感动处有中节、不中节之分,其中节者为善,不中节者为恶”(《明儒学案·诸儒学案》)。其道德修养以“仁”为最高境界,以安仁、守仁为圣贤理想人格,认为“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是入孔门底大路”。主张通过“主敬立诚”的“事心之学”,向内用力,去欲存理;在日用常行中保持虚静和无欲,使本心明觉自悟以体认天理。并注意培养“勤励”、“虚心”、“恭敬”、“不怨不尤”的道德品质。曹端思想开胡居仁、薛瑄之先河,故被视为明初理学之第一人。 曹端1376~1434明学者。字正夫。渑池(今河南)人。学者称 “月川先生” 。永乐举人。曾为霍州学正、蒲州学正。后弃科举之途,笃志性理,闭户读书,座下着足处两砖被踏穿。其学务躬行实践,以静存为要。他潜心理学,提出“性” 为万物之本,“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焉。性即理也” 。认为 “太极”是 “理” 的别名,反对以 “太极” 为 “气” 之说。提出 “理驭气” ,认为 “事事都于心上做功夫是入孔门底大路” ,以为四书虽是“载道之器” ,“终当弃之以寻真,不可徒诵说焉” 。从维护儒学正统出发,反对佛、老,认为 “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 。著作有《四书详说》 、《儒宗统谱》 、《存疑录》 、《曹月川集》等。 曹端1376~1434Cao Duanscholar of Li school of Confucianism,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also called Sir Yuechuan by scholars. Works: A Collection of Cao Yuechuan,etc. 曹端1376—1434明学者。字正夫,号月川。渑池(今属河南)人。做过霍州学正。学宗朱熹,务躬行实践。从儒家“崇正辟邪”立场,反对宗教迷信甚力。著作有《四书详说》、《儒宗统谱》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